???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近日下發《關于做好當前工業經濟運行工作,確保一季度良好開局的通知》(工信明電[2009]1號),要求積極扶持支農產品發展,大力支持冬春農業生產。認真落實“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和農機補貼政策。
從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國家將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L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哪些車型符合汽車下鄉需求?
汽車下鄉不是強行把所有的汽車產品一股腦兒地推向農民,而且其主流必然是“規劃”中所提到的輕型載貨車和微小型客車,基本上是農用汽車、小排量低價乘用車,因為這些車型更符合農村需求。依據汽車振興規劃,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不僅享受一次性財政補貼,還享受購置稅減免政策,相當于雙重優惠。
汽車下鄉實惠在何處?
有媒體計算后指出,如果國家補貼的50億元分攤到每輛車大概是3000元左右,這樣一年能刺激150萬輛汽車消費。再加上減免的5%購置稅,一輛車能省5000元左右,這對微型車來說是很大的優惠力度了。
汽車業資深專家賈新光分析,農民購車補貼一成或3000元左右十分有可能,這樣50億元至少可以拉動150萬輛的汽車消費。“農村用車和城市不同,更加強調實用和多功能。”賈新光表示,農村用車首先是運輸功能,輕卡比較適合。此外,客貨兩用的車也很熱銷。他預計消費重點是在置換上,畢竟讓原先沒有車的農民買車還是有點困難。
汽車下鄉對本土汽車產業鏈有何影響?
從整體上看,自主品牌這個檔次的產品由于自身實力和造價成本所限,大都稱得上是物美價廉,恰是農村市場的消費對象。而合資企業除極少數外,在小排量低價車領域無法與自主品牌比拼,可以說農村市場大半江山會是自主品牌的天下。但企業同樣應對產品、渠道和服務更加精益求精。
其實,要想充分分享“汽車下鄉”盛宴,并非是件容易事。因為,首先要有合適的產品。如果說城市人群購車,對外觀時尚、舒適程度、品牌價值有一定追求,農村人群更在意解決運輸問題以及汽車價格、功能、可靠性。此外,這些車型還必須經受得住與城市汽車使用環境迥異的農村交通的檢驗。
對于汽車電子企業這次汽車下鄉應該會帶來利好,低端汽車電子產品正是本土汽車電子制造企業的強勢產品,借這次汽車下鄉之機,將有望擴展自己的經營渠道更好的捕捉適合企業發展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