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隨著LED的應用越來越廣,對于其驅動電路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大多數場合需要采用恒流輸出的開關電源,對于全彩LED燈而言,采用傳統的RGB分別驅動在面對既要調色溫又要調節亮度時候會有明顯的缺陷,基于這點,通過改良HSI模型,設計了這款適合與全彩LED的驅動電路。傳統的RGB模型需要R,G,B分別調節,而HSI模型主要將亮度和色度分開,通過H,S,I三個參數分別調節,H(色度),S(飽和度),I(亮度)。HIS模型下的驅動電路通過單片機控制總線驅動電流來限定I參數(亮度),通過R,G,B三端反饋調節R,G,B的綜合比例(H參數),經由光線傳感器獲取光亮度的飽和程度S參數,達到驅動電路調節的目的。
1 總體設計
圖1為HIS模型下全彩LED驅動電路的總體設計。硬件部分采用恒流驅動芯片PT4115,采用總一分的方式進行RGB驅動,通過采樣電路獲取R,G,B三路電流信號反饋,用來調節R,G,B的比例。軟件采用STC系列單片機作為主調節模塊,通過獲取A/D轉換調節三色顏色比例,采用PID調節方式,以保證調節的穩定。
圖1LED 驅動電路總體設計圖
2 LED驅動電路硬件設計
2.1 恒流驅動原理
如圖2所示,這里由兩只特性相同的管子VT0和VT1構成,兩管的發射極分別接入電阻Re0和Re1。
圖2恒流驅動電路
電阻R中的電流為基準電流,其表達式為:
所以集電極電流為:
由于這里通過改變Ic1和Ir的關系,使工Ic1和Ir呈比例關系,從而克服鏡像恒流源電路的缺點。理論推導證明:
可見,只要改變Re0和Re1的阻值,就可以改變Ic1和Ir的比例關系,其基準電流Ir為:
通過Re0和Re1電流負反饋電阻,從而使恒流源的輸出電流Ic1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2.2 PWM控制恒流源驅動
PWM調節是指通過一個周期內脈寬占空比的形式來驅動LED的方式,LED的平均驅動電流取決于脈沖波形的占空比和LED額定驅動電流,在驅動電流固定時,通過改變PWM占空比可以調節驅動電流大小。為了避免閃爍,故PWM調節的頻率選擇在500 Hz左右。如圖3所示。
圖3測量結果
這里采用LED驅動芯片PT4115。PT4115是一款連續電感電流導通模式的降壓恒流源IC,能將直流電壓直接轉換成穩定的恒流輸出。
圖4為在PWM調光模式下外加PWM脈沖驅動信號和輸出驅動電流的測量結果。PWM占空比從0~100%。從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過改變不同的PWM占空比可以調節額定電流,PT4115最大能夠輸出1.2 A的電流。
圖4驅動電路圖
輸出的額定電流由以下公式得到:
式中:D為PWM的占空比。
3 HSI模型
3.1 HIS模型的轉換
RGB模型面向電路,而HSI模型與人的顏色感知一一對應,所以需要通過RGB模型完成到HSI模型的轉換:
式中:H分量表示色調;S代表飽和度;I代表亮度。
3. 2 基于HSI模型驅動設計方案
主要通過HSI模型控制RGB模型,如圖5所示,通過I分量作為總線控制,再又驅動電路設定顏色,并讓R,G,B三種分量經過加法器之后進行自穩定,傳感器獲取光線亮度條件,并轉換為S分量用來處理。以下是具體的模塊實現:通過向HCS12單片機中設置環境亮度以及色溫,控制4線共陰的全彩LED,通過采樣電阻反饋RGB三種顏色驅動電路中的電流信號,從而通過調節三色比例達到調節色溫的目的。再通過光亮度傳感器向單片機反饋數據,直接調節總線驅動電路限定額定最大電流,從而控制全彩LED燈光的亮度。當調節為白色燈光時,只需固定好三色比例為1:1:1,從而直接調節總線驅動電路就可調節LED的光亮度。這里需要對每路驅動電路分別使用PT4115作為驅動電路。
圖5 H SI 模型驅動設計圖
4 軟件設計及仿真
這里穩定色溫采用離散PID調節的方式:
首先進行參數的設定,A/D轉換之后通過加法器獲取H分量,H分量代表色溫,通過PID調節穩定色溫達到在調節LED亮度之后,顏色不變。通過調節P,I,D三個參數,讓光亮度的變化可以盡量地適應人眼對于光的感受。PID調節與仿真見圖6。
圖6PID 調節與仿真圖
5 結語
本文討論了LED恒流源PWM調節,介紹了PWM調節的電路,并提出了一種基于HSI模型的驅動控制電路,通過HSI模型控制RGB模型,并且可以通過三色驅動電路比例調節達到所需要的顏色。該電路可以克服調節亮度的時候會產生色差,亮度不好調節的問題,根據個人喜好調節LED燈具的光強和色溫,通過直接調節總線驅動電路限定額定最大電流,從而控制全彩LED燈光的亮度,從而使此驅動電路達到了良好的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