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基于ARM內核的芯片出貨量達到了創記錄的60億片,而以IPTV、機頂盒和智能電視為代表的家庭應用成為ARM下一增長的主要動力。在第三屆ARM家庭應用研討會中,不少芯片、系統以及軟硬件設計公司都展出了以Android平臺為主的采用ARM Cortex-A9系列處理器和Mali400 3D圖形處理器的數字電視方案,進一步顯示出ARM在數字家庭應用領域的強大活力。
ARM處理器部門行銷副總Eric Schorn表示,雖然包括Google TV在內的Android TV在歐美市場也才起步,出貨量并不大,但市場已經表現出相當大的興趣,因為Android TV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體驗,他認為搭載Android系統的機頂盒市場會更快啟動,因為相較于電視,機頂盒的研發周期會更短,產品會更快面市。Schorn表示,通常ARM的新產品從推出到上量需要2年~3年時間,如2008年推出的Cortex-A9今年開始上量,所以今年4月發布的Cortex-A15會在2014年左右在平板電腦和電視市場中上量,他強調ARM每一代產品都超過摩爾定律的性能升級,A15的應用范圍將更廣。
ARM行銷部副總Vincent Korstanje表示,智能電視強調更多分享功能,這不同于手機的個人體驗和平板電腦的簡單共享。智能電視的軟件支持非常重要,ARM原有的軟件資源可復用,一方面降低了開發成本,另一方面對于軟件公司來說,客戶群增加了。去年,ARM與IBM、飛思卡爾、三星、ST、TI等公司合作組建Linaro公司,為Linux平臺開發者徹底解決底層的開發問題,客戶只需要集中資源做上層應用軟件即可。“電視、機頂盒、家庭多媒體控制中心和游戲機這四類產品未來在功能上將進一步融合,”Korstanje說,“最關鍵的是用戶體驗,它將決定家庭媒體網關設備的形式,既要滿足復雜的功能又要具備簡單的操作特性。”
ARM中國總經理兼銷售副總裁吳雄昂表示,目前,Cortex-A9在電視芯片中的出貨量還不大,今年也不會太大。除了Intel芯片(Google TV)外,基于ARM內核在Android手機市場的基礎,更多的Android TV芯片會采用ARM內核,并且其Mali圖形處理器已經成為標配,因為可以滿足3D圖形處理的需求。他并表示,雖然大家都在用ARM內核開發Android TV,但由于Android本身有很大的差異化空間,加之ARM在應用廣度和深度上有著很大的空間去發揮,所以系統廠商不會擔心產品同質化的問題。
“從今年研討會現場展示來看,與往年明顯不同的是國內廠家展示的實體產品大大增多,”吳雄昂說,“另一方面,以往國內客戶多是采用ARM926或ARM11內核,今年則開始采用A9,與國際同步。此外,GPU的需求大增,主要是3D圖形處理需求。在軟件開發上,應用開始增多,并且不像以往是Demo居多,今年則是實際產品。”據悉,目前包括海信、海爾、TCL、創維、康佳在內的國內電視廠商基本上都采用A9+Mali 400的方案,而正在設計中的Mali 600支持四核,性能將高出Mali 400 五倍。
ARM家庭應用市場經理鄒誠表示,目前,在機頂盒和電視處理器中,35%采用了ARM內核,2014年這一比例將增至50%。在這一過程中,ARM將面對MIPS和Intel的挑戰。鄒誠表示,雖然MIPS處理架構過去一直在家庭應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ARM推出Cortex系列后性能已不是問題,加上ARM一直與Google有直接合作,能夠與最新版本的Android同步(MIPS則通過與其他公司合作完成對Android的支持),有著更多的AP芯片合作公司,并且開發周期遠較MIPS短,所以未來家庭系統芯片中ARM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至于Intel的x86架構,ARM亞太區CPU產品行銷經理姚堯認為,其最新的3D工藝技術主要是解決其一直困擾的功耗問題,而ARM在低功耗技術上一直領先于Intel,下半年ARM還將推出新的產品以證明其在功耗和性能優化上的進程一直持續。他認為主導工藝進程的是客戶需求,Intel的先進工藝主要還是在個人電腦應用上,而ARM對新的工藝推出的時點有著明確的把握。目前,ARM通過與IBM、三星的合作,已經推出20nm制程,上半年有四款先進工藝芯片正在測試(兩款22nm,兩款20nm),他強調,工藝制程的推動和發布主要在于代工廠,ARM會一直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