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matics的服務內容包括導航、實時交通信息、緊急援助、失竊車輛跟蹤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對Telematics的需求各不相同,地區差異很大。
比如在北美,Telematics服務主要以安防(Safety & Security)為主;日本市場消費者對導航、交通信息服務的需求較多;而歐洲市場也同樣因為交通擁堵的原因,導航、交通信息為主要服務內容。至于中國,因為城市的差異非常大,因此消費者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根據SBD的調研,珠三角地區對安防服務的需求較多,而上海、北京等城市更偏向于交通信息服務。
歐洲市場的Telematics業務
歐盟正計劃在歐洲推廣e-call(緊急呼叫)計劃。該計劃的具體內容是,當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Telematics系統會自動把事故車輛的位置及車主身份等信息發送到警務系統,然后警務系統采取相關的救援和事故處理等事宜。
該系統將涉及到整車生產廠、Telematics服務供應商、警務、醫療,甚至消防等各個系統,需要政府以及相關救援機構共同推進。歐盟最初的計劃是到2011年正式實施,即所有在該年銷售的新車都安裝e-call系統。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推廣還有一定的難度,具體的實施時間有可能延遲到2014年,或者更晚。
目前,歐洲部分保險公司也參與到Telematics業務中,我們稱之為Pay as You Drive (PAYD-按駕駛付費)服務。保險公司可以根據Telematics系統來獲得被保險車輛的實際駕駛里程,從而確定消費者的具體保險金額。
在歐洲,還有一個Road Use Charge(道路使用付費)計劃。該計劃同PAYD服務有點相類似,也就是通過Telematics系統,獲取車輛的具體道路使用和駕駛里程,從而收取相關的費用。比如,當車輛在高峰時段進入某道路繁忙地段時,系統可自動進行記錄,不再需要設立收費站等設施。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可以提高道路交通使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Telematics可以幫助消費者實現環保駕駛(Eco-Driving),這也是推動Telematics業務發展的原因之一。根據導航功能及實時道路交通信息,Telematics可以幫助駕駛者選擇最佳的行駛路徑、避免交通擁堵,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并降低CO2排放。
對中國市場的建議
目前,中國主流汽車生產商都有推出Telematics服務的計劃。對于這些汽車生產商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首先應該明白為什么要向客戶提供Telematics服務。歐洲和美國曾經有許多失敗的Telematics方案,都是整車廠在利益的驅動下而推出的,事實證明用戶無法接收這些既昂貴又復雜的服務。
中國企業如果要推出Telematics服務,應該向一些成功的Telematics案例學習,比如GM OnStar、BMW Assist、Volvo OnCall等。這些整車生產商一方面盡力彌補Telematics服務的成本,另一方面將Telematics服務的主要用途鎖定在建立密切的客戶關系以及提供可帶來競爭優勢的獨特賣點上。特別是寶馬,通過其Connected Drive服務提高了寶馬技術領先的品牌形象。
目前,SBD正在研究中國交通信息服務的發展前景。中國交通信息服務的形勢很復雜,而且變化很快。目前已經出現了RDS TMC和VICS RTIC兩種交通信息服務,整車廠應該選擇正確的技術。另外,DAB數字廣播服務已經在上海推出,但要實現全國覆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