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汽車技術及配套設施不成熟
在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下,提高品牌競爭力的關鍵就是解決核心技術問題,目前電力汽車無法推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續行力短,二是充電時間長。要解決問題的本質就必須解決充電站等配套設施,充電站必須要建,但企業自身卻沒有這個條件。主要原因并不是建立充電站需要高達數百億的資金,而是任何汽車企業都不具備獨立參與電力投資的資質,這一任務只能由國家電網來承擔。在電動車缺乏大規模商業化前景的情況下,國家電網也就必然不會輕易投資。
中國電動汽車可靠性待提高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產業發展研究所副主任傅連學說到,無論是電動汽車的電池也好,電機也好,和國外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產品的一致性不好(產品不能保持一致的質量和性能)。車企說自己產品的電機是多少千瓦,多少扭矩,都沒有問題。但是,可能車跑上五萬公里就會出毛病,這是關鍵。
??? 重要的問題不在于它的性能差距有多大,其實性能的差距關鍵是和成本對應,如果不惜成本,能夠把性能做高一點。關鍵在于做出來后,能讓車跑十萬公里沒有毛病,這才是考驗企業的。一致性不好的原因一個是標準,另一個就是規模。如果不能上規模,生產線水平上不去,產品的一致性就不行。但實際上這是相互制約的,你只有把量推起來,生產線才能上去,一致性才能做好。但不可能先做好了再推,那前期就沒法做了。
是炒作?是實力?
對于國內企業而言,爭相上馬電動車項目的初衷也頗為復雜。一位汽車企業老總曾告訴筆者,有人建議他的企業抓緊上電動車,目的是拿到科技部數千萬元的專項資金。而另一位汽車零部件企業老總坦言,過去想上個項目,兩年都批不下來,不久前他們上馬電動車基地,政府不僅有政策配套,審批速度也快得驚人!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