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新能源發展程度,關系著國家安全、國家能源安全、過敏經濟競爭力以及氣候問題。不應將光伏產業簡單地定義為制造行業,需要看到的是,光伏產業除了發電之外,帶來的能源安全、建設二氧化碳排放和產業結構升級等多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綱要》,在節能減排方面的主要目標包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調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而光伏發電無疑是一種極好的選擇。縱觀中國能源利用現狀,以及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所作出的努力,中國在未來的節能減排目標上仍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中國的光伏產業憑借著自身的努力,經過幾年的發展,在綜合實力上位居全球領先地位。中國的光伏自造產業,在幫助其他國家和地區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有足夠的能力來幫助實現中國自身能源結構的調整。2011年度,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包括2011年度的金太陽項目,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以及光伏上網電價等。這些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對中國光伏產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劃分了4個重點技術領域:勘探與開采技術、加工與轉化技術、發電與輸配電技術和新能源技術。提到2020年,光伏發電成本降低到與常規電力相當的目標,充分體現了國家實現由能源大國向能源強國轉變、促進光伏應用發展的決心。而國家能源局公布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目標,提出到2015年光伏發電將達到15GW,發電量200億千瓦時。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