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口多晶硅價格最低至19美元/千克以及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內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已經開始在政策的導向上出口轉內銷。
在經歷價格寒冬之后,國內光伏太陽能終于迎來曙光。中國“十二五”期間光伏太陽能發電的裝機目標確定為21GW,即2100萬千瓦。據悉,最早光伏“十二五”期間的裝機目標為 5GW,去年年中上調至10GW,去年底上調至15GW后,此次上調至21GW,較最初值上調了3倍。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光伏太陽能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既有美國的反傾銷稅率,又有德國減少太陽能計劃,因此此次上調光伏太陽能裝機目標旨在穩定產能過剩的行業。
有券商人士認為,國內分布式電站發展需要重點解決三大問題政策環節、模式環節、技術環節。與此同時,目前由于太陽能發電自身不穩定,對國內相對老化的電網來講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威脅到電網的安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除了要從硬件上升級電網外,太陽能發電系統端尤其是光伏逆變器的技術可靠性顯得格外重要。
從A股里的光伏逆變器公司來看,陽光電源、科華恒盛、科士達、榮信股份、匯川技術等公司均涉及光伏逆變器。其中,陽光電源是光伏逆變器的主要的公司,2011年陽光電源光伏逆變器實現營收7.9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90%。光伏逆變器收入比2010年增長44.03%,同時2011年光伏逆變器出貨量為915MW,2010年為343MW。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