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月,七部委聯合發布了“十二五”規劃,明確我國需加快落實IPv6下一代互聯網產業建設,同時提出發展路線圖及時間表,要求在2013年底前,我國需開展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向用戶和應用優先分配IPv6地址,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為全面部署IPv6網絡做好準備,加快推進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技術研發工作。
其中,《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的意見》詳細指出,2013年我國IPv6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任務主要有:所有骨干網、約10%的城域網和約70%的中央企業及地市級以上政府外網網站系統需支持IPv6;國內訪問流量排名前100位的商業網站系統均要支持IPv6;教育類網站系統將全面支持IPv6;電信運營企業新開展的業務及域名相關企業基本支持IPv6訪問與解析;大規模公眾網絡將實現IPv4和IPv6網頁瀏覽業務互通;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0%以上,IPv6寬帶接入用戶數將超過800萬。
就目前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共申請到12535塊/32的IPv6地址塊(相當于IPv4地址量的12535倍),位列世界第三;據全球IPv6測試中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共有579個網站通過全球IPv6 論壇的測試認證(占全球總數的29.21%),其中教育網網站有525個,占比達90.7%;如今,全國已有300多所高校接入了教育網,用戶已超過200萬,2000個科研單位可以享受到下一代互聯網帶來的極速體驗;據了解,中國網民數量也已達到5.64億,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普及率為42.1%,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并達到“十二五”目標;在產業層面,我國還涌現了一批初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部分企業在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排名前列。
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曾在2012年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聯網高峰會議上指出,“雖然中國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學術界做的也非常好,但是希望運營商現在不僅要進行測試,更要進行部署才可以”。實際上,自“十二五”規劃發布以來,我國嚴格遵循IPv6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時間表建設產業鏈,已有不小進步。
由全球IPv6論壇和天地互連主辦的2013全球IPv6下一代互聯網高峰會議(第十二屆)將于4月11-12日在北京召開。峰會以“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應用”為主題,邀請到國家政策、地方主管政府機構及CNGI專家委等主管領導在峰會主持開幕儀式,圍繞中國IPv6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進一步解讀國家關于IPv6下一代互連網的最新政策及主要任務。
大會詳情請關注峰會官網:www.conference.cn/ipv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