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為了增強對于數據業務的支持,TD-SCDMA在3GPP Rel-5和Rel-7中分別引入了HSDPA(高速下行包接入)技術和HSUPA(高速上行包接入)技術(合稱HSPA)。而TD-SCDMA在3GPP Rel-8中啟動了一個新的研究項目HSPA+,對HSPA進行了進一步的演進和增強。本文介紹了TD-SCDMA HSPA+的目標,關鍵技術和標準進展。
1 TD-SCDMA HSPA+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提升HSPA系統的性能,TD-SCDMA在3GPP Rel-8中啟動了HSPA+項目,目標包括:
1) 提高頻譜效率和峰值速率;
2) 增大系統容量和支持的用戶數;
3) 保持和TD-SCDMA HSPA系統/R4系統的后向兼容性;
4) 降低用戶面時延和控制面時延;
5) 降低終端功耗。
2 TD-SCDMA HSPA+的關鍵技術
2.1 Multiple Input / Multiple Output (MIMO)
智能天線和MIMO是多天線系統的兩個不同分支。智能天線利用信道的相關性以達到波束賦形的目的,能提高系統覆蓋;而MIMO技術則利用信道的獨立性以達到多數據流并行傳輸的目的,能提高系統的容量。
如果將智能天線與MIMO技術相結合,系統能同時獲得空間分集和空間復用增益。這種新的天饋系統不但能提供智能天線所帶來覆蓋增益,還能通過MIMO技術獲得M(M為發端或收端的最小天線數)倍的容量增益。按照復用方法的不同,TD-SCDMA HSPA+中的智能天線系統可以采用以下兩種MIMO演進方案。
以下是TD-SCDMA HSPA+中MIMO技術包括的一些方案。
1) PSRC(Per Stream Rate Control)方案
TD-SCDMA HSPA+的MIMO技術中采用PSRC方案。Node B根據UE上行發送的參考符號進行上行信道估計,獲得上行2×8的信道矩陣;應用本征值分解或SVD分解方法得到兩個最大本征值對應的本征向量,作為下行雙數據流的加權因子。兩個數據流經單獨的編碼、調制和智能天線賦形加權后,并行從不同的虛擬天線端口發送。
2) MIMO信道估計碼的分配方案
準確的信道估計是MIMO數據正確解調的前提,為此采用PSRC的每個MIMO數據流需伴隨傳輸單獨的信道估計碼。在TD-SCDMA中使用Midamble作為信道估計碼。以下是鼎橋公司的一種MIMO信道估計碼的分配方法:假設虛擬天線端口數為n,每虛擬天線端口各有16個walsh碼,根據高層配置的K值,得到以
表1. 虛擬天線端口數為2,K=4時的midamble shifts分配
3) 單/雙流選擇方案
FDD中的MIMO在每個天線上發送一個公共信道估計碼,UE通過各天線上的公共信道估計碼進行2*2信道測量,來進行單/雙流的選擇。
對于使用智能天線的TDD系統,由于Node B端天線數目較大(6或8根),Node B不可能在每個天線上發送一個公共信道估計碼,因此也就無法象FDD那樣通過公共信道估計碼在UE端進行單/雙流的選擇。
但由于上下行干擾的不對稱,利用上行信道估計信息進行下行單/雙流選擇不如UE直接根據下行信道信息進行下行MIMO單/雙流選擇準確。鼎橋公司的方案建議無論下行數據域單流或雙流發送,均在兩虛擬天線端口上發送參考符號,以輔助UE進行單/雙流的選擇,從而提高MIMO單/雙流選擇的準確性。
2.2 分組用戶的連續連接(Continuous Connectivity for Packet Data Users) (CPC)
對于分組用戶來說,HSPA技術能極大地提升用戶的傳輸速率。但是也存在著傳輸間斷(例如網頁瀏覽),頻繁的連接終止以及重連等問題。CPC技術解決問題的思路是讓CELL_DCH狀態的用戶盡可能保持連接。這又帶來了必須增加同時支持的用戶數的要求。TD-SCDMA HSPA+在CPC技術中作出了以下改進:
1) 去掉伴隨專用物理信道。
在之前的TD-SCDMA HSPA中,每個用戶都有伴隨專用物理信道,用來作為無線鏈路保持和下行波束賦形所需的激勵信號。但是,伴隨專用物理信道占用了寶貴的碼道資源,限制了用戶數量。所以TD-SCDMA HSPA+不再使用伴隨專用物理信道。
2) 使用特定的midamble作為上行參考信號。
由于TD-SCDMA HSPA+不再使用伴隨專用物理信道,鼎橋公司建議使用“空閑”midamble資源作為上行參考信號,提供無線鏈路保持和下行波束賦形所需的激勵信號。這里“空閑”的含義是:考慮到用戶調度的公平性和系統效率的最大化的折衷,不會出現很小的資源單位,即單個時隙中只有部分midamble shift是有效的,部分是空閑的。
3) 引入SCCH-less和AGCH-less技術。
HS-SCCH和E-AGCH分別是HSDPA和HSUPA的物理控制信道。當用戶業務的數據塊大小和發送周期較為固定(例如VoIP業務)時,首傳數據塊可以使用預定義資源,而不再使用HS-SCCH和E-AGCH調度資源。這樣可以減少控制信道的開銷,進一步增加系統容量。
2.3 更高階調制64 QAM (Downlink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using 64 QAM for HSDPA)
TD-SCDMA HSPA在上、下行使用QPSK 和16QAM。為進一步提高速率,TD-SCDMA HSPA+在下行引入64QAM。通過文獻[1]中的仿真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仿真的室外場景中引入64QAM對小區吞吐量沒有十分明顯的改善;在室內場景中,用戶接收的信噪比較高,選擇64QAM調制方式的機會增多,因此引入64QAM能夠對小區吞吐量有一定的提高。
2.4 層2增強 (Layer 2 Enhancements)
MIMO和高階調制等技術的引入提高了TD-SCDMA HSPA+的上下行數據傳輸速率。但是RLC PDU 的大小等參數卻限制了HSPA 中RLC層的峰值速率。對此,HSPA+層2增強技術引入以下優化:
1) 引入靈活的的RLC PDU大小;
2) 支持MAC分段;
3) 在一個PDU中支持多個邏輯信道的復用;
4) 保證向后兼容性。
2.5 增強CELL_FACH 狀態 (Enhanced CELL_FACH State)
增強CELL_FACH狀態技術主要針對速率較低,在線時間長的業務(例如“永遠在線業務”)進行了優化。其目的是:降低終端功耗,提高系統容量和增加支持的用戶數。增強CELL_FACH狀態技術主要包括了以下改進:
1) 在CELL_FACH狀態和CELL_PCH狀態下支持HSDPA和HSUPA技術以提高峰值速率;
2) 通過提高數據速率,減小CELL_FACH,CELL_PCH和URA_PCH狀態下的信道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時延;
3) 減小CELL_FACH,CELL_PCH和URA_PCH狀態到CELL_DCH狀態的轉換時延;
4) 通過不連續傳輸來減小CELL_FACH狀態下的UE功率消耗。
3 TD-SCDMA HSPA+的標準進展
TD-SCDMA HSPA+在2007年9月成立了SI(study item)來進行可行性研究。之后對其中的各個技術點成立了WI(work item)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詳見下表:
表2. TD-SCDMA HSPA+各個WI標準進展
從上表可以看出,TD-SCDMA HSPA+整體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標準化工作,從時間上能夠保證TD-SCDMA的平滑演進。
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TD-SCDMA網絡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已經支持HSDPA技術,預計在2009年可以支持HSUPA技術。采用TD-SCDMA HSPA+技術可以在已有的TD-SCDMA網絡上以較小的成本來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另外,TD-SCDMA HSPA+技術的
開發難度和成本較低。。。隨著TD-SCDMA的不斷發展,HSPA+等新技術的研究也將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 3GPP TR25.824 V
[2] 3GPP TR 25.999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