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公交卡、門禁卡…射頻識別技術(RFID)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并且不斷拓展著應用領域。不過該技術一直受制于金屬環境的干擾,制約了其在物流等行業的普及和推廣。記者24日從重慶大學了解到,由曾孝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已經初步攻破這個難題。
據曾孝平介紹,射頻識別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進行數據傳遞的自動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
由于無線電波可以穿透水、玻璃、木材等介質,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造、零售、物流、醫療、身份識別、軍事、防偽安全、交通、食品、農業、金融、電力管理、環境檢測和智能家居等領域。
盡管目前該技術已經在眾多領域成功應用,但是由于無線電波容易被金屬吸收和干擾,在一些復雜金屬環境中的應用,比如金屬零件、醫療器械、金屬集裝箱、汽車牌照等的識別,無源的RFID標簽往往會出現漏讀,誤讀甚至完全失效的情況。這一情況嚴重制約了RFID在物流等行業的普及和推廣。
由重慶大學曾孝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以重慶市科委立項項目“復雜金屬環境下RFID系統關鍵技術與設計”為支撐,在復雜金屬環境下RFID電磁理論,收發天線結構材料設計,高傳輸效率電路等方面積累了多年研發經驗,目前已初步解決了復雜金屬環境下的RFID系統傳輸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效率問題,并得到了合作廠商的肯定和贊許。此項技術將會進一步推動重慶地區RFID技術的普及,促進重慶市的信息化產業發展。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