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去年12月我國4G牌照發放,4G網絡建設擠壓寬帶網絡建設投資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成良、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接入網專家王曉牧等業內專家紛紛表示,2014年是我國LTE發展元年,三大運營商在獲得4G牌照后均會大力開展LTE網絡的規劃建設和實際運營。對于先期已經規模開展FTTH建設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必然面臨著兩難的戰略選擇:在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平衡有線與無線寬帶的投資,是繼續加大FTTX寬帶網絡的投資力度、確保戰略優勢還是快速將投資轉向LTE建設、力求應對未來可能的移動為王的市場競爭。
但從目前兩大運營商4G投資計劃上看,固網寬帶投資的壓縮已經不可避免。據了解,中國電信已經確定了今明兩年4G投資在550億元左右,中國聯通每年4G投資也在100億元左右。
FTTH快速發展
近年來,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為主導的“寬帶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以FTTH為主的“光網城市”已經覆蓋我國東中部地區的大部分縣級以上城市,在較高起點的基礎上,僅僅兩、三年的時間,我國FTTH的發展就已經超越了日本、美國等先行者,形成了能夠適應我國寬帶市場發展的特色發展道路。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1-11月,我國光纖接入FTTH/O用戶總數新增1843.1萬戶,達到3881.2萬,占寬帶用戶總數的比例達到20.6%。全國寬帶用戶接入速率在4M以上的寬帶用戶總數達到1.46億,占寬帶用戶總數的比例達到77.4%。8M以上的寬帶用戶總數達到3967.5萬,占比也突破20%。
融合成趨勢
但隨著4G網絡覆蓋不斷完善,FTTH建設不斷深入,FTTH和LTE各自優勢、劣勢也進一步顯現。對于運營商來說如何將兩者優勢互補、協調發展,逐漸形成有線/無線統一、無縫的寬帶接入網絡成為了運營商提供差異化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的不二選擇。
由于FTTH具備高速、穩定的特征,主要適合滿足政企以及家庭用戶的固定或很有限范圍內移動的高帶寬接入需求;而LTE具有移動、高速的特征,主要目標是滿足用戶隨時隨地以較高帶寬體驗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需求。FTTH與LTE各自優、劣差異明顯,但是在低接入速率、低用戶密度或者城鄉暫居人口居住區等特定寬帶用戶市場中可能會產生交叉。張成良表示,運營商在寬帶發展過程中,應注意做好有線和無線寬帶接入技術的統籌協調,圍繞應用地域、使用場景、商業模式、應用承載等多方面的不同,構筑好兩者協同的網絡架構與業務體系。
對于運營商來說,充分利用好FTTH和LTE的各自優勢,針對特殊的用戶應用場景,建立“FTTH+LTE”的融合寬帶網絡,實現優勢互補,不僅能夠較大節省很有限的網絡建設投資,提升寬帶建設速度;而且通過打造好跨網絡環境的統一接入體驗界面,還可為用戶提供體驗一致的高速寬帶接入服務并進而設計和推廣更多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新型寬帶應用。寬帶接入手段的豐富必將帶來新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