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寬帶接入已成為中國電信業務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但根據收入結構來看,寬帶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接入費,與應用相關的收入很少。同時,韋樂平還建議,我國需要制定寬帶發展的國家戰略。
EPON仍是運營商最佳選擇
目前,我國擁有ADSL(非對稱數字用戶環線)用戶3865萬。在有線寬帶接入方面,依然以ADSL占據主導。ADSL2+技術已經成熟并得到了大規模商用。
韋樂平介紹,雖然ADSL2+的規模應用大大降低了建網成本,但其風光不會永在。VDSL2結合了ADSL2+和VDSL的特點,是DSL(數字用戶環線)技術發展的高級階段,應積極推進。為了提供用戶的業務應用體驗,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帶寬需求,中國電信正積極推進“光進銅退”的實施。隨著PON(光源光纖網絡)的大量應用,DSL的市場份額將逐年降低。不過,作為實現用戶最后幾百米接入的方式,DSL至少還有10年的生存空間。DSL作為用戶家庭接入的主要方式,將和PON共存10年。
雖然DSL和PON會長期共存,但有線寬帶的接入還將以PON為主導。尤其是EPON(以太網無源光網絡)設備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為其規模商用創造了條件。“我個人預計今年將是PON的起飛年。”韋樂平說,“除成本大幅下降外,經過多年發展,目前EPON已實現設備芯片級和系統級互通,這也是運營商考核一個技術能否商業運營的重要標準。對于目前很多廠商大力宣傳的GPON(基于ITU標準的最新一代寬帶無源光網絡)技術,雖然其具備更好的質量、管理和多業務功能,但產業不夠成熟,成本偏高,不是運營商目前的最佳選擇。”
中興通訊公司固網產品首席架構師和規劃總工程師馬潤斌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解釋說:“適合大規模建設和商用的接入技術基本準則是標準、技術成熟,芯片設備等產業鏈成熟,價格持續降低,廣泛規模商用和互操作測試。我國的寬帶接入業務收入增長迅速,到2008年底,中國EPON的FTTx接入規模建設已達800萬線。從互聯互通的角度考慮,EPON仍將繼續占據中國電信的主導地位。”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GPON能否在中國大規模商用是否與其標準的成熟度有關呢?寬帶論壇首席運營官RobinMersh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目前,GPON的標準還不成熟,GPON能否在中國大規模商用是否與其標準的成熟度有關,還不能做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產業鏈成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每個國家的政策管制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寬帶應用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電信2008年財年業績顯示,其固網非語音業務已占到固網總收入的46.1%,而寬帶接入收入占據了非語音收入的50%,達到473億元。當前中國電信寬帶收入主要依靠寬帶接入費,寬帶接入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比電話高了約一倍。
韋樂平表示,寬帶接入已成為中國電信業務增長的第一驅動力。然而,根據收入結構來看,寬帶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每月的寬帶接入費,帶寬業務應用相關的收入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互聯網用戶的不斷增加,我國寬帶應用應該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任何新的寬帶增值服務推出前,都應當首先明確客戶的價值訴求,并根據不同細分市場客戶的需求特點設計產品,明確產品宣傳的價值點。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蔣林濤曾指出,運營商應該從如今提供“錦上添花”式的娛樂業務,轉為積極發展能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寬帶業務和提供能確保用戶簽約的業務質量的寬帶業務。
目前,雖然運營商已經開始重視企業市場的需求,但中小企業市場仍有大量的潛在需求未被充分挖掘。運營商可以設計針對中小企業市場的通用解決方案,如視頻會議和VPN(虛擬專用網絡)等;同時考慮到中小企業具有的商務共性,運營商也應當對中小企業根據業務特性進行細分,推出基于不同企業業務特性,滿足不同業務需求的細分市場的解決方案。
對于寬帶服務提供商而言,最理想的角色是成為負責運營與管理的商務平臺,建立共贏的商務體系,吸引更多的內容提供商。特別是在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在線游戲、企業信息化等領域,向客戶提供有創新、有吸引力的寬帶增值業務。
需制定寬帶發展國家戰略
“我國需要制定寬帶發展的國家戰略,這方面從日本和美國的經驗可以得到啟示。”韋樂平說。
日本上世紀將光纖放在21世紀經濟振興首位,不但要求企業發展光纖到戶,政府還負擔寬帶到農村的1/3成本。而美國的FCC(聯邦通信委員會)將寬帶定位為普遍服務的下一個目標,在奧巴馬的新經濟刺激計劃中,寬帶網絡建設被列為其5項計劃之一。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也提出了要把發展寬帶提升作為國家戰略的提案,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戰略措施,規劃和推動寬帶發展。
對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我國的應對策略之一是擴大內需保增長。雷震洲認為,該策略需要具體行業具體分析,就通信行業而言,盡管話音業務仍是目前運營商主要的收入來源,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潛能已近飽和,依靠擴大話音業務來保增長恐難實現,運營商必須找到新的擴大內需的方向。而寬帶業務方興未艾,潛力巨大,是可以倚重的增長點之一。一方面,建網本身是個拉動過程,建設寬帶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僅定位于無線寬帶的3G建設就要投入1500億元,這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另一方面,建網后運營商將開發大量新應用刺激用戶消費,可以帶來更大的需求和更多的業務收入。
韋樂平建議,我國政府應從國家戰略層面推進寬帶發展。具體建議包括:第一,我國應制定國家寬帶戰略計劃;第二,國家應在產業和稅收政策方面進行鼓勵;第三,加速折舊政策;第四,消除監管壁壘;第五,釋放更多頻率;第六,政府直接按比例投資。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