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你是否認為無人駕駛汽車距離我們還很遙遠,其實不然,在目前已售量產汽車上,一些基于自動駕駛理念開發的各種汽車裝備,比如定速巡航、車道偏離預警,自動泊車等輔助半自動駕駛已經悄悄地走進我們的生活,而在20年后,無人駕駛汽車將真正上路行駛,開創汽車行業的下一個100年。
最早的無人駕駛汽車
最早的“無人車概念”由美國工業設計師Norman Bel Geddes提出。而在1939年,通用就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無人駕駛概念車。隨后世界上主流的車商,包括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大眾、奧迪、通用、福特、日產、豐田、沃爾沃、凱迪拉克都在測試無人駕駛系統。
雖然現階段還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但是車企已經為無人駕駛規劃好了發展路徑。奧迪無人駕駛技術分四步走,第一步具備初級自動駕駛功能;第二步:汽車定速巡航、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技術成熟,能夠具備從停止到高速的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但駕駛者仍需隨時接管車輛駕駛;第三步:汽車可在部分條件下實現自動駕駛,并具備變線、超車、避讓車輛、跟車等功能,允許駕駛者臨時看手機、看報,但駕駛者仍需隨時接管車輛駕駛;第四步:汽車可完全實現自動駕駛所需各類功能,例如城市與高速駕駛、復雜道路環境駕駛、自動尋找車位等,且無需駕駛者介入操作。
無人駕駛汽車也有牌照
盡管如此,現階段無人試駕汽車的安全問題也是令人擔心的,因此各國政府對待無人駕駛車態度不一。
美國是較早接受無人駕駛汽車的國家之一。早在2012年9月2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簽署一份法案,明確地將自動駕駛汽車合法化,谷歌開發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成為首個合法的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的一些州,目前已經開始為無人駕駛汽車頒發駕駛證件。而在英國,為了鼓勵研發無人駕駛車的公司在英投資這項技術,今年夏天英國將開放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測試。但是在汽車業發達的德國,法律目前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公路測試有諸多限制。
但是無論如何,從半自動駕駛系統發展到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普遍認為,真正意義上上路行駛的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要到2025年后才能夠面世,但是這并不妨礙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個新的市場熱點。
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表示,到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全球年銷量可達到1200萬輛左右,占全球汽車總銷量近10%,將是汽車行業100年來的重大變革。
中國項目也已經起步
在中國,無人駕駛測試實驗也在積極地推進。2012年,一輛無人駕駛的越野車在京津高速公路“獨行”85分鐘、行駛114公里后,安全平穩抵達目的地東麗收費站,完成高速公路測試。據了解,這輛無人駕駛智能車名為“軍交猛獅3號”,采用由在天津的軍事交通學院自主研制的執行系統。
此次測試科目包括循線行駛、跟車行駛、自主換道、鄰道超車、自主超車、人工指令行駛六個部分。為確保安全,車上裝有應急控制裝置,緊急情況下可立即切換到人工強制干預模式,避免對本車成員及其他車輛造成危險。據介紹,此次測試除過收費站時需要人為干預外,可實現全程無人駕駛,但夜間、紅綠燈等路況并不在此次測試范圍內。
商業化層面,無人駕駛也有最新進展。繼百度和阿里之后,上個月,富士康科技集團、騰訊及和諧汽車共同簽訂《關于“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河南鄭州研發新世代的網絡智能電動車。這是中國汽車智能化汽車商業化邁出重要的第一步。
車企發力無人駕駛汽車
奔馳:能認知行人手勢
細心的讀者可能留意到,2013年5月梅賽德斯-奔馳全新S級在上海上市的時候, 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仕凱先生乘坐著一輛無人駕駛的全新S級轎車駛上發布會舞臺。而在一年之后的今年1月份,梅賽德斯-奔馳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再次展示了自動駕駛的最新成果F 015 Luxury in Motion。
如果說無人駕駛的全新S級轎車是一輛“傳統車”,那么F 015 Luxury in Motion真正顛覆了傳統,2+2可調式座椅布局讓車輛隨時變為“車輪上的會客室”。長達3610毫米的軸距,加上極短的前后懸,為乘客打造出開闊的車內空間,創新型對開式車門系統以及無B柱設計同樣令人耳目一新。
F 015 Luxury in Motion可在60米的距離內識別車道上的行人,但在Extended Sense功能的幫助下,F 015 Luxury in Motion擁有自己的感知、解釋和溝通能力。未來,人們將經常遇到以下場景:如果道路一側的行人揮手示意想等待,讓汽車先過,無人駕駛汽車的傳感器便能感知和識別,并在檢查交通狀況后繼續行駛。
日產:Leaf可自動變道超車
自2013年開始,日產Leaf(聆風)加快了測試進度,并計劃在2020年推出量產車型。
在去年年底進行路試中,Leaf在無人駕駛狀態下完成行駛、加速以及變道超車等基本行駛能力。據了解,在測試中Leaf在自動駕駛模式下,能夠根據自身的行駛速度和與前方車輛的相對距離來自動決定變換車道,甚至是提速超車。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行駛安全,工程師為Leaf所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設計了多種監測手段,其中除了雷達以及激光之外,整車外側還裝配有多個攝像頭,使其能夠及時捕捉道路障礙物、車輛以及行人的動向,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研發人員透露,Leaf如果要在城市中穿梭,可能還需要一段路要走。
奧迪:2017年進行量產
據外電報道,新一代奧迪A8將成為奧迪首款無人駕駛量產車型,預計2017年上市銷售。
不同于其他品牌,奧迪專門規劃了無人駕駛車輛發展路徑,并平臺化了無人駕駛技術。在2010年推出了TTS無人駕駛概念車之后,奧迪先后把該技術搭載在了奧迪A7上,今年年初在美國無人駕駛汽車Q5也亮相登場。在所有無人駕駛車輛中,最為驚險的是奧迪RS7概念車,該車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在霍根海姆賽道實現高速行駛,完成單圈用時僅略超過2分鐘。
據透露,下一代量產的無人駕駛汽車奧迪A8系統將采用更加先進的攝像頭,配合激光和多個傳感器,車輛必須能夠應對任何路況。
下一代奧迪A8將在2016年年底公布,預計2017年年初上市銷售。其外觀借鑒了A9概念車風格,后者將于11月在洛杉磯車展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