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半導體行業是科技進步的象征,近幾十年來現代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半導體行業市場也在不斷的增長,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過去十多年間,國家對于集成電路的發展不斷給予政策支持,而自棱鏡門事件之后,國家更是把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支持力度空前。與此同時,也帶動了民間資本對半導體行業的投資熱情。
長盈精密進軍半導體芯片領域
過去在A股兩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半導體公司數量屈指可數。自2014年初IPO重啟后,已經有楊杰科技和晶方科技兩家公司順利上市,即將上市的公司有已經在證監會進行預披露的半導體公司兆易創新、匯頂科技、深愛半導體,借殼S舜元的盈方微,以及即將新三板上市的艾為電子。未來,有望在A股上市的半導體公司,還有展訊、銳迪科、美新半導體、瀾起科技等在美國進行私有化退市的公司。
上市的公司中,看好半導體行業無限前景的公司也為數不少,長盈精密就是其中之一。5月5日,長盈精密宣布,擬以不高于人民幣5000萬元的價格收購蘇州宜確20%的股權。融資完成后,蘇州宜確股權結構將變為:原股東持股65%、中芯聚源或其關聯方將持股15%、長盈精密持股20%。其中,中芯聚源由中芯國際等股東共同出資成立。
據了解,蘇州宜確半導體計劃推出應用于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功率放大器(PA),后續公司將進一步推動移動互聯網相關射頻接入產品及物聯網相關的半導體芯片。
據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透露,蘇州宜確創始人陳俊為之前銳迪科微電子PA項目負責人,當年RDA成立,陳俊和RDA董事長戴保家一起從美國歸來參與創業,兩年前離職銳迪 科到浙江大學做教師。傳蘇州宜確由陳俊和另外一個合伙人一起成立,名字不詳。據說這名合伙人之前在美國與陳俊是同事,后來在國民技術負責PA項目,后來離職返回美國,此次回到蘇州與陳俊一起創建宜確。
PA(功率放大器)是手機中除了主芯片以外,最重要的外圍元器件之一,影響著手機的信號強度、通信質量以及基站效率。2G手機時代僅需要兩顆PA,而4G手機時代由于支持的頻段更多,使得一部4G手機需要四顆PA芯片,需求量大大提升。
自去年下半年國內中低端智能手機的爆發對PA需求不斷放大。從第二季度開始,PA芯片市場便處于供貨緊張的狀態,5月下旬更出現斷貨問題,PA芯片供給缺口越來越大。據了解,去年因為Skyworks的缺貨導致了整個手機市場供貨吃緊。
投資蘇州宜確只是戰略布局
一邊是巨大的市場,但另一邊又是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用冰與火的市場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目前國內PA的高端市場長期被RFMD、Skyworks這樣的國際巨頭所壟斷,中低端市場又有RDA、Vanchip、中普微、慧智微、漢天下等眾多國內PA廠商廝殺。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手機的出貨總量突破1億部。4G手機出貨量8623.9萬部,占到79.1%,同比增長785.8%,4G已取代3G成為國內手機市場新的增長引擎。4G市場或許是PA市場爭奪戰中的一個制高點。
據悉,蘇州宜確目前尚無產品問世,但正在研發的4G PA技術在業內屬于領先地位,產品有望年底上市。此次對于蘇州宜確2.5億的估值,足以證明長盈精密等投資者對其技術和前景的看好。
市場認為,對于參股公司而言,蘇州宜確解決了從芯片設計(原RDA 核心團隊)、芯片制造(中芯國際)、芯片銷售(長盈精密智能終端客戶池)的完整閉環,可以協同三方各自資源,迅速實現移動智能終端功率放大器芯片及相關產品的推廣, 迅速擴展銷售規模,占領市場。
然而,老杳卻認為,即使長盈精密與大多數一線手機品牌 有著不錯的合作關系,對于完全不同的PA市場,對蘇州宜確的幫助并不大。
春節過后,A股市場持續上漲,上周迎來調整,快牛將變慢牛。但有機構認為,調整后市場仍有第三波上揚的可能性。而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龍頭,成長迅速,業績有保障,市值增長空間大,且在本輪牛市中迅速成長,獲得資金青睞的新一代藍籌逐漸成為投資主線,未來有望接替主板中的就藍籌,成為未來中國股市的中堅力量。
長盈精密,目前市值200.16億,市盈率54.11,遠低于創業板103的平均市盈率。2015年第一季度,長盈精密實現營業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1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45萬元,同比增長56%;基本每股收益0.18元。目前公司CNC設備達到2500臺,預計年底將進一步擴至3500臺。長盈精密受益于國內高端智能手機金屬外觀件的強勁需求。作為行業龍頭,長盈精密目前已經成為了國內主流手機廠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其金屬機殼業務將進入到收獲期,是其今年業績增長的最大助推劑。
無論從市值、公司成長性、所處行業還是業績、題材來說,長盈精密都具備成為“新藍籌”的巨大潛力。參股蘇州宜確,也確實有利于長盈精密迅速拓展無線互聯網絡射頻接入相關產品和物聯網相關產品的開發,研制和生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半導體行業是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努力,華為海思不計成本十年磨一劍,終于等到了麒麟925的成功,但盈利狀況外界無從得知;同屬PA領域的中普微,半年間實現業績翻番,依然未擺脫虧損的狀況…… 所以,對于長盈精密來說,在導體領域的投入短期內實現業績的貢獻是很不現實的,對業績不會有什么影響,更多的是工業4.0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