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制造的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由來已久,也是各企業的必經之路,而今年將成為家電企業未來競爭的轉折點。據了解,近日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項目公示,94個智能制造相關項目申報單位中,四川長虹等17家上市公司的申報項目入選,家電企業正站在工業4.0的風口上。
家電站在工業4.0風口上 今年將迎轉折點
與此同時,四川長虹大股東長虹集團正式更名為長虹控股,在搶搭智能制造快車的同時,長虹國企改革也正式拉開大幕。智能項目的布局將是長虹未來幾年的主要方向。
不僅是長虹,各大傳統制造企業均在嘗試進行從“規模”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海信建立智能制造基地。海爾也嘗試建立互聯工廠,從單純制造向產品定制轉變。
家電行業專家認為:“家電制造的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由來已久,也是各企業的必經之路,但每個家電企業進程不同,推進力度不同,今年將成為家電企業未來競爭的轉折點,站在工業4.0的風口上,家電企業要真正實現智能制造還有一段路要走。”
早在今年3月9日工信部就印發了《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通知》,并有“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組建的消息傳出。5月19日,國 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從國家戰略層面描繪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確立了發展世界制造業強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 略目標,并明確了九項戰略任務和十大重點領域。此后,各項工作均有條不紊地推進。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僅僅是今年智能制造(工業4.0)的首個政策風口,將有一系列相關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持續加速落地,而智能制造的投資熱點將持續貫穿全年。
長虹公司工程技術中心總經理潘曉勇博士表示,將在智能戰略下構建以大規模定制為基礎的智能制造。“長虹已經以自動化、信息化等為核心建設高效的智能制造的系統,并通過裝備自動化和生產信息化從硬件和軟件實現產品制造,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和制造效率。”
據報道,早在多年前,長虹就將企業信息化作為業務布局的重點。五年前,長虹設立了工程技術中心。這個中心當前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探索以“IE(工業工 程) IT(信息化) AT(自動化) DFM(面向制造的設計)”為技術核心,建立一套面向未來的智能制造系統,打破用戶和工廠之間的圍墻,實現大規模定制。
潘曉勇表示,長 虹的模塑公司是長虹推動智能制造的典型,未來長虹將會有更多的“無人工廠”出現,在信息化與IE的幫助下,整個工廠實現了智能管控,工人減少三成以上,生 產效率提升30%。模塑公司實現了國內家電行業中率先使用DOE優化注塑成型參數,并推廣應用至其他產品,平均降低成型周期8%。
長虹對其“智能制造”實施了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步走”戰略。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長虹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累計超過3億元。
在長虹更名以前,長虹改革就開始醞釀,打造智能制造、建立大數據、云平臺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長虹內部人士表示,《中國制造2025》,核心就是智能制造,這也是長虹智能戰略中的三大方向之一。今年長虹將繼續積極轉型進軍智能家居等智能產業,以“新三坐標”智能戰略為核心,布局和實施大數據、云平臺等核心配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