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媒體發表文章稱,過去我們一直談論Facebook和谷歌是如何利用用戶數據的,而微軟從未進入人們的視線,因為Windows只是一款操作系統,與互聯網經濟沒有直接的聯系。
而如今則不同,與后PC時代的操作系統相比,新上市的Windows 10與互聯網的結合更加緊密。我們可以與虛擬助手Cortana對話,將文件存儲在云端,快速登錄到WiFi網絡,還有防病毒應用來保護用戶免受新的網絡威脅。
但與此同時,這些功能也意味著微軟從未像今天這樣對收集用戶的個人數據如此感興趣。許多用戶在問這樣一個問題:Windows 10究竟算不算是一款間諜軟件?因為它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滲入到用戶的生活中,并誤導其真正目的。
對此,《華爾街日報》科技作者杰弗里·福勒(Geoffrey Fowler)認為,將Windows 10稱為“間諜軟件”還是有些夸大其詞,因為還沒有證據表明,微軟在使用用戶數據方面將比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更進一步。
但需要指出的是:微軟讓Windows 10免費升級,其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通過運行在操作系統之上的互聯網服務、廣告、應用和游戲來創收。微軟將這種新的業務模式稱為“用戶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即不只是在用戶購買PC時賺取利潤,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去年,微軟搜索廣告營收為36億美元。微軟沒有直接銷售用戶的數據,但可以肯定他們在使用我們的數據。
微軟發言人對此表示:“與微軟共享的任何信息都取決于消費者自身,我們不會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收集用戶數據?!?/p>
福勒認為,對于用戶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但需要指出的是,微軟許多數據收集系統都是默認開啟的。要關閉相應的功能,用戶首先必須要知道在哪里能夠禁用這些功能。
福勒還舉例說,虛擬助手Cortana是windows 10中最活躍的信息收集應用。它能追蹤用戶的Web搜索記錄,查看用戶電子郵件從而了解用戶喜好和一些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