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顯示,全球范圍內智能手機廠商有1000家左右,其中中國就有數百家,無怪乎中國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地方。而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又有兩個價格分區競爭最激烈——旗艦級和千元機,作為廠商實力象征的旗艦手機一直以來都是用戶和業界關注焦點。
旗艦手機消費者也聽得多了,那么怎樣的手機才算是真正的旗艦手機?事實上,旗艦手機是有明顯“時代特征”的,去年的旗艦手機到今年可能就表現平平了,下面我們來看看當下旗艦手機該具備哪些身份特征。
1 處理器:高通驍龍810
處理器是手機的心臟。在安卓手機的處理器競爭中,高通依舊牢牢把控著高端市場。今年,高通驍龍810處理器成為主流旗艦手機的標配,它支持4K高清視頻的拍攝和播放,支持LTE Cat.9,實驗下載速度達到410Mbps,也就是51.25MB/s,號稱20秒就能下載完一部1GB的高清電影。不過,盡管性能得到提升,但驍龍810也有頗多爭議,比如在溫度過熱的控制上做得不夠好就令不少廠商在選擇上變得慎重。
2 屏幕:2K屏
智能手機向著大屏發展的歷程可以說是戲劇性的,從早期多數用戶的排斥到今天的追捧,其中三星的Note系列多少有些功勞。現在廠商基本不敢斷言究竟哪個尺寸是最適合用戶使用的,但旗艦級產品的尺寸普遍在5-5.5英寸之間,分辨率則多為1080P甚至更高的2K。同一面積下,像素點越多,顯示效果就越細膩,尤其是在大屏手機上差別更加明顯,2K屏無論是在網頁、圖片、視頻和游戲上,都與1080P有著明顯的區別。但2K屏同樣存在爭議,因為分辨率更高意味著更加耗電,在精顯和節電的權衡中,更多廠商選擇了后者。
3 內存:4GB RAM
手機的“內存”通常指“運行內存”和“存儲內存”。3GB內存指的是手機的“運行內存”,相當于電腦的內存,即RAM;而手機的“存儲內存”相當于電腦的硬盤,即ROM。RAM越大,手機能運行多個程序且流暢;ROM越大,就像硬盤越大,能存放更多的數據。
擁有更大的“運行內存”的話,手機可以同時打開更多的程序而不會出現卡頓現象。很多安卓手機的用戶都有“殺進程”的習慣,就是因為手機操作系統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在運行內存中駐留的程序會越來越多,對手機運行的流暢程度會有很大影響。這一點在4GB運行內存的手機上就不用擔心了。
4 攝像頭:1300萬像素
自從攝像頭和手機結合到一起后,用戶的拍照/自拍的熱情就無法阻擋了。目前市面上除了iPhone還死守著800萬,旗艦手機基本上都是1300像素的攝像頭,而索尼和魅族的部分旗艦手機甚至用上了2070萬像素的攝像頭。除了iPhone,2015年,智能旗艦手機必須上2000萬像素了,不然,當一票千元機都用上1300萬攝像頭的時候,旗艦機如何體現自己的優勢呢?
5 解鎖:指紋識別
說到指紋識別就不得不提iPhone,是它將指紋識別推廣為眾多旗艦級智能手機的標配,甚至在未來有可能輻射到各個價位的產品上。現在指紋識別機身已經成為手機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三星、HTC、魅族、一加、ZUK等諸多品牌,旗下均有配備指紋識別的智能手機產品,甚至在一些千元級機型上指紋識別也得到了應用。當然,雖然有一些低價位機型配備了指紋識別模塊,但從實際體驗來看,還是高端手機表現更出色一些。
6 接口:Type-C
相對于指紋識別而言,Type-C接口這個名詞對于很多用戶則要陌生許多。最早采用這種接口的設備應該是諾基亞N1平板,但真正讓這個詞匯廣為人知的一款產品應該是蘋果的New MacBook,現在配備Type-C接口的手機品牌有樂視樂1 Pro、一加2、ZUK Z1等等。
Type-C接口解決了此前我們插數據線時總是插反然后顛倒插第二次的煩惱,正反都能插是它的首要優點,其次配備Type-C接口的手機文件傳輸速度更快,可以大幅縮短充電時間,并且接頭的體積更小,Type-C絕對是近些年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成就,也必將成為未來的USB接口的發展方向,從而被更多的旗艦手機所采用。
■同期聲
這些身份特征 還待改善……
大容量電池
電池絕對是目前限制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產品輕薄和續航間的取舍也是困擾廠商的一大問題。如今手機屏幕尺寸越來越大、各種應用越來越豐富,手機電池面臨的續航壓力也就與日劇增。如果電池續航跟不上,以上文中的諸多內容就形同虛設了。試想一下,當你的手機擁有6英寸4K顯示屏,而電池續航僅為1小時的時候,那是什么感覺?
無邊框屏幕
不知道從何時起,手機行業便流行起一陣比拼“窄邊框”和“屏占比”的風潮。隨著大屏手機的興起,為了平衡大屏和單手操作的矛盾,大家絞盡腦汁都想把自己的邊框弄得更窄一點,盡量擠壓邊框占用的空間以便得能容納更大的屏幕。而夏普一款號稱無邊框的手機無疑將比拼“窄邊框”的競賽推向了高潮,其實這款手機并不是完全沒有邊框,只是邊框窄到讓人覺察不到而已。
藍寶石屏幕
去年,手機行業中再次掀起了關于一種新材質的討論爭議——藍寶石玻璃。對于目前手機行業來說,藍寶石玻璃屏幕的確有著很高的營銷噱頭,在iPhone 6發布前,網上就有不少傳聞稱蘋果或將在下一代產品采用藍寶石玻璃,但發布會結束之后,用戶也沒有看到采用藍寶石玻璃的iPhone 6登場,而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與蘋果所合作的藍寶石玻璃廠商由于技術方面的困難,無法進行大面積量產,造成該廠商最終負債累累宣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