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電視、筆記型電腦(NB)需求驟減,LCD產業仍維持供過于求的狀態,大尺寸LCD電視面板獲利率到2015年底時可能下滑到0%,大尺寸面板生產量和終端產品出貨量之間失衡的情況將更趨嚴重。在南韓面板廠的主導下,大陸、日本業者紛加速轉進OLED市場。
南韓ETNEWS引用市調機構IHSTechnology資料指出,2015年第1季LCD面板獲利率是自2010年上半后,睽違5年首次沖上最高值10%,然之后一路下滑。第2季維持在5%的LCD電視面板獲利率,在第3季下滑到2%,第4季可能一路降至0%。
造成獲利迅速縮減的主因包括工廠產能利用率高、部分終端制造業者擴建設備,加上價格持續調降等因素所影響。
事實上,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從2014年第2季起一路上漲至2015年初,多數面板廠商獲利表現甚佳,但自下半年起,受到總體經濟不穩定影響,加上液晶電視在歐洲與新興市場買氣消退,品牌廠逐漸縮減對面板的采購量,但產能過剩的面板業者卻未大幅調降產能利用率,致使庫存水位攀升,價格一路走跌,縱使時序已經來到第3季的傳統旺季,面板價格卻不見回穩,反而出現跌勢擴大的跡象。
近期,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跌勢明顯,從年初累計迄今,平均價格價福已接近15%,其中又以32吋液晶電視面板跌價最多。值此同時,由于電視面板價格一路走滑,逐漸逼近生產成本線,亦讓面板廠的營運壓力倍增,第4季恐將面臨虧損臨界點。
展望即將來臨的2016年,業界人士分析,由于明年全球前五大面板廠包括三星顯示器(SamsungDisplay)、樂金顯示器(LGDisplay)、群創、友達以及京東方均有增加產能的擴產動作,預期還會有5座8.5代與8.6代廠新產能開出,除將進一步添增面板產業供過于求壓力外,也將造成整體產業版圖震蕩。
受到此一趨勢影響,全球電視制造廠正加快腳步加入OLED市場。過去因OLED電視制造成本高,大部分電視制造廠對是否進入市場感到猶豫。但目前情況已開始有了轉變。
樂金電子(LGElectronics)已架構多種尺寸的OLED電視產品搶占初期市場。近來日系大廠Panasonic也發表了OLED電視新產品。大陸電視業者創維推出55吋、65吋UHDOLED電視新產品、長虹和康佳則計劃推出55吋、65吋UHDOLED電視。土耳其最大電視制造廠Vestel日前也公開了OLED電視。
面板業者亦加速研發OLED面板。由日本顯示器(JapanDisplay)、Sony、Panasonic及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合組的OLED面板研發及生產公司JOLED在2016年前將投資700億~800億日圓(約5.8億~6.6億美元)研發OLED面板,并自2017年起生產筆記型電腦用OLED面板。
大陸業者也在政府支援下積極展開投資行動。為確保OLED生產技術,大陸面板廠正與南韓設備業者協商成立合資企業。南韓面板業者表示,預期2016年OLED電視價格將進一步降低,可望與LCD電視正式形成競爭局面。
臺廠方面,相較于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臺廠在小尺寸OLED的發展上更為積極。群創、友達與華映等廠商在AMOLED技術上進行耕耘,相繼有產品問世;至于智晶、錸寶等業者,則聚焦發展PMOLED技術,積極搶攻穿戴式裝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