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來積極透過中資集團陸續收購或入資海外半導體公司,期建立自有半導體供應鏈。現階段,邏輯晶片從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皆已具雛型,反觀記憶體領域則為主要發展缺口。資策會MIC認為,中資集團下一波購并目標將鎖定NAND Flash控制晶片業者,并設法取得大規模制造產能,以補強記憶體產業發展。
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表示,中國近期積極透過購并,來改善半導體自制比例過低的情形,現今中國在本土邏輯IC設計、晶圓代工、邏輯 IC封測等產業鏈上,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上述領域皆具有本土廠商或已與外商進行合作,不過眼前在記憶體制造方面尚未有明顯突破。
洪春暉進一步解釋,由于中國對記憶體的需求高,但又礙于缺乏該領域的技術,因此也急欲藉由購并與投資等方式,加速布局記憶體上下游供應鏈,譬如今年紫光集團便想收購美光(Micron)。
資策會MIC關鍵零組件組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施雅茹更指出,中國強力布局記憶體市場,其動作可以從紫光集團花了38億美元入股WD、購并SanDisk等案一窺端倪。同時,亦能觀察到中國的政府基金,近期比較聚焦在NAND Flash,主要原因是由于NAND Flash后續的成長率要比DRAM來得高。
施雅茹分析,當前中國的政府基金大約還剩160億,而這部分資金應該會投入在NAND Flash的上下游供應鏈,尤其NAND Flash控制IC將可能成為下一個購并的目標,而此筆政府基金是否會投入NAND Flash則有待后續觀察。
洪春暉認為,2016年全球半導體整并風潮仍會延續,而臺灣面對該股風潮,則須審慎選擇適當合作標的,透過靈活的競合策略,來布局新興應用與市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