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清華大學、Intel和瀾起科技在北京簽署協議,宣布聯手研發融合可重構計算和英特爾x86架構技術的新型通用CPU。
國內有媒體報道三家將成立合資公司,這是假消息,消息的來源可能是華爾街日報,其實華爾街日報寫的是將成立聯合體,所謂合資公司應當是大陸編輯翻譯時誤解。
三家合資的真正目的顯然瞄準了大陸服務器市場,為了適應大陸對服務器安全可控的市場需求。
Intel將為清華大學及瀾起投入一億美元的資金,基于至強?處理器開發符合大陸要求的可控服務器。
清華大學將主要負責可重構計算技術的解決方案研究,具體芯片設計及推廣將由上海瀾起負責,而Intel除提供資金支持外,相信會開放更多資源給清華及瀾起。
三方合作的最終成果包括嵌入了可重構計算技術ASIC的Intel至強處理器,以及運行在內存條上的安全ASIC芯片,嵌入在至強?處理器的ASIC安全 芯片將由瀾起基于清華大學IP開發,這款至強處理器也將由瀾起負責銷售,而運行在內存條上的安全ASIC芯片將配合瀾起的Memory Buffer芯片共同承擔安全監控職責。
瀾起將于不久的將來在大陸上市,可能借殼,也可能獨立在上海戰略新興板上市,自從瀾起被中國電子從NASDAQ私有化,作為上海瀾起最早的投資 人,Intel已經從瀾起成功退出,不過有消息稱Intel將再次入資即將在大陸上市的瀾起科技,相信這一入資會更好的促進兩家公司的合作。
在NASDAQ上市期間,瀾起科技的主要營收來自直播星機頂盒,不過隨著瀾起從NASDAQ上市,Memory Buffer業務快速成長,目前在公司營收占比已經過半,集成電路領域核心技術開發遠長于其他行業,瀾起十年磨一劍崛起實屬不易。
到目前為止無論清華還是瀾起,都還沒有獲得政府的相關資助,不過正如工信部懷進鵬副部長所言:“合作旨在開展具有中國元素的原創性處理器技術研發,具有 重 大的戰略意義。開放合作是中國政府一直秉承的發展理念,工信部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這一合作”。相信未來獲得政府基金支持并不難。
與高通與貴州省合作開發ARM服務器芯片不同,Intel與清華及瀾起的合作更多借助本地技術力量,而且還投入了巨資支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