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協會2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全球芯片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5.2%,去年全年銷售額略低于2014年的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市場增長7.7%,為銷售額唯一增長地區。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在政策利好、低容量存儲器需求劇增的情況下,中國芯片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業績有望爆發。
國產芯片開始突破
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通信聯合多家企業推出面向智能手機及物聯網等應用領域的紫潭安全解決方案,首款搭載可控芯片及操作系統的雙OS安全系統手機已正式問世,國產安全智能終端有了新的標準。
2015年,展訊銷售5.3億顆芯片,占全球份額的25%以上,成為高通、聯發科之后的第三大勢力。華為2015年手機出貨量突破1億部,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有媒體報道稱,華為有意開發圖形處理器和閃存芯片。此外,華為一直在開發麒麟操作系統,以減輕對Android系統的依賴。
這意味著,在手機芯片領域國產芯片已開始突破。不過,廣證恒生分析師表示,在中國大陸市場目前存儲器芯片有9成以上依賴進口。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存儲器芯片市場,2015年采購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估計為120億美元,NAND Flash(閃存)為66.7億美元,分別占全球供貨量的21.6%和29.1%。
艾派克通過收購美國SCC、香港晟碟科技、杭州朔天的股權,形成了集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成為少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土企業之一。
2015年前三季度,艾派克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和2.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和8.1%。中信證券分析師指出,公司芯片業務尚在開拓銷售階段,打印信息安全是重要的一環,未來國產打印機裝入“中國芯”勢在必行。2015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斥資5億元參投艾派克核高基CPU項目,助力發展其打印機SoC芯片業務。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智能穿戴、車用電子和機頂盒等需求的增加,對低容量的NAND Flash存儲器的需求空間巨大。而國際巨頭退出了低容量的行列,對國內存儲器行業是一大利好。
行業整合提速
除了內生發展,中國芯片未來兩年可能會參與更多的海內外產業整合。
同方國芯發布800億元定增計劃,直指存儲芯片工廠。其中,600億元擬投入存儲芯片工廠,37.9億元擬收購臺灣力成25%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162億元擬投入對芯片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收購。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桂浩明認為,中國芯片業現在還比較落后,通過海外收購兼并是擴張的重要途徑。同方國芯的800億元定增計劃中,出資方都是同方的關聯企業,這顯示出其在芯片行業中以爭取更大話語權、主導權。
興業證券分析師表示,臺灣力成是全球半導體后段封測服務領導廠商之一,這是存儲芯片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入股力成,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產業鏈整合能力,為完善存儲芯片產業鏈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5年,長電科技吞并新加坡星科金朋,成為全球第三大封測廠。同時,紫光集團入股中國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外,紫光集團旗下硬盤廠商西部數據宣布,將以約190億美元收購存儲芯片廠商San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