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的一年,我們將面臨著更加殘酷的競爭環境和市場形勢。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只有改變,我們才可能應對快速的變化;只有改變,我們才能面對更加殘酷的競爭;只有改變,我們才能夠抓住時代給我們的機遇;只有改變,我們才能夠逆風飛揚,脫穎而出。”這段話,我覺得對我們LED行業來說,也同樣適用,特別是在價格戰當道的當下。
眾所周知,自從去年6月,一向走高端路線的艾比森改變以往作風爆出箱體降價50%的消息后,易事達、強力力巨彩、華夏光彩等企業也分別推出降價優惠,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價格戰,,一些靠價格優勢生存的中小型企業不得不以倒閉慘敗收場。2016新年以來,LED顯示屏行業增速趨緩,市場需求遇冷,加上產品同質化、產能過剩,價格戰大有越演越烈之勢。那么,在下一波價格戰來臨之際,我們就需要改變企業的發展策略了,不管是產品還是產業結構,我變故我在。
首先,在產品生產上,必須以創新為宗旨,這是毋庸置疑的。企業一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二要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要形成自身的特色,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主攻細分市場。LED顯示屏行業產業線很長,按類型分,可分為異形屏、透明屏、租賃屏等,按環境來分,可以分為戶外、戶內、半戶外。因此,如果按需設計產品,做到專業;按環境提供設計方案,做到細分;按要求安裝產品,做好服務。中小型企業不求做大,但求專、細、深、好,追求高附加值。
目前企業數量過多,在生產、銷售到工程全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下,活著最重要,所以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在細分領域做到專業,才是企業突圍“價格戰”的生存之道。
最后,戰略轉移,尋找下一個風口。中小型LED企業往往沒有能力和大企業硬碰硬,只能實行戰略轉移,避其鋒芒,在市場的縫隙中求生存乃至逐漸壯大。戰略轉移包括產品領域的轉移和市場渠道的轉移以及產業的拓展和跨界。在這方面,雷曼等顯示屏企業已經把產業領域拓展到了文化、體育領域,這樣企業的整體安全系數就比較高,受價格戰或其他什么戰的風險影響不大。另外,價格戰一般爭奪焦點在低端市場,因此,放棄低端客戶,把重點轉到高端客戶身上,也是當前LED價格戰突圍的一條路。
2016,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三五規劃勢必是LED顯示屏行業的有力推手。展望未來,窮則思變,只有改變,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