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中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將繼續保持增長,但行業利潤率的下降將考驗我國現有的產業發展模式并很有可能帶來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而海外先進技術的引入和本土企業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又將為我國產業發展帶來新的空間。
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2015 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以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為首的兩大核心產業成為拉動產業整體增長的主要動力。
根據中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2015 年1至11月發展情況,賽迪顧問預計2015 年中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整體規模可達到1190.6 億元,增長23.7%。
綜觀2015 年中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雖然產業增長率相比2014 年有所下降,但是隨著京東方重慶8.5 代線、華星光電深圳8.5 代線二期和中電熊貓南京8.5 代線的相繼建成投產,以及2014年投產的諸多產線陸續度過爬坡期進入量產期,整體產業規模與2014 年同期相比依舊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2015 年,在地方政府主導并針對企業發展的融資項目的支持下,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投資規模有了空前的增長,投資總額超過了1600 億元,其中:京東方合肥10.5 代線投資超過400 億元,京東方福州8.5 代線投資超過180 億元,京東方成都6 代線投資超過220 億元,中國電子咸陽8.6 代線投資超過280 億元、富士康鄭州6 代線投資超過300 億元,富士康貴州6 代線投資超過250 億元,同時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和和輝光電等企業也均積極通過政府渠道籌措資金進行產業擴張。
2015 年以來,國內平板顯示器件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擴張增強著自身實力以趕超全球產業巨頭:京東方不僅自主設計了領先全球的10.5 代面板生產線,并在產量方面躋身世界前五強,還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投入力度,使得近年申請的專利數目處于業界領先位置;華星光電則通過先進技術的研發而掌握了IGZO 面板技術和銅制程技術,為開拓高端面板市場做好了準備;天馬微電子通過自主研發和收購海外企業獲得了LTPS 和AMOLED 等先進技術,并成功進入車載與醫療等專業應用市場。
面對技術領域的劣勢,我國企業積極應對:2015 年,中電熊貓通過技術引進的方式從日本夏普獲得了氧化物背板技術,并應用于南京8.5 代線,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通過自主研發獲得了自主掌控的氧化物面板技術并開始試生產,天馬微電子則在整合海外技術的同時積極進行自主技術研發并掌握了LTPS 和AMOLED 面板技術,甚至開始向下游供貨。
京東方為了開拓大尺寸面板出口發布了BOE Alta 品牌的電視,為了向醫療領域拓展產品應用而收購了明德醫院以進軍醫療顯示行業,同時還與多家金融和航空企業合作以向特種顯示領域延伸;華星光電不僅加強與其母公司TCL 的合作以穩定下游產品出貨渠道,還與互聯網企業樂視合作以向LeTV 供貨;天馬微電子則積極與小米科技和華為合作,并為紅米系列手機和麥芒系列手機提供面板中電熊貓、維信諾等企業也都與各下游廠商積極合作開拓新業務。
2015 年,我國大陸投產和在建的8.0 代及以上世代TFT-LCD 面板生產線已經達到了13 條,就規模上看已經超過了日本(3 條)、中國臺灣(4 條)和韓國(8 條),而此類高世代產線主要生產大尺寸面板,并且主要針對電視等大尺寸產品。但是自2015 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平板顯示器件市場供給開始出現過剩現象。雖然國內企業可以通過基板混合切割和降價等方式暫時規避部分大尺寸面板的產能過剩問題,但是由于國內大尺寸面板多是a-Si 技術,并不適合手機等終端采用,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