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要來談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我們無法繞過小間距,2015年,小間距的火熱程度讓整個行業咋舌。為了對當前小間距的發展進行一個新的全方位的解讀,康佳壹視界研發總監衛智敏與我們共同探討,直擊小間距的當前發展和未來走向。
可靠性
對小間距產品,隨著點間距的縮小,燈珠數量大幅增加,這對小間距的可靠性提出了一大挑戰。當前小間距產品的可靠性如何?是否能夠達到小間距對燈珠“失效率”達百萬分之一的指標要求?而要繼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企業還需要朝著哪些方向去努力?
對于小間距產品來說,失效率小于百萬分之一是有必要的。但由于間距縮小,燈珠體積變小,成本降低等原因,對產品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A、漏電流要小;B、反向耐壓要高;C、電路設計要合理,滿足以上需求,才可減少由于信號變化而引起的各種過沖對LED的損壞,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技術難題
理想的小間距產品需要實現“低亮高灰高刷”的顯示效果。請問當前小間距還存在哪些技術性的難題?是否還有技術門檻?另外,您如何看待小間距“技術過剩”這一說法?
高灰低亮是小間距產品最佳應用效果的體現。由于小間距都是高密屏,漏電流和PCB的布線電容,會影響數據傳輸的完整性,故PCB的排版布局、板材的層間耦合及其他分布參數等必須合理設計,只有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才可以完成。另一個就是合適的驅動IC與控制系統相互結合才能達到好的效果,通用的IC、系統及布線規則只能作為設計時的參考。
“技術過剩”事實上只是對目前小間距產品成本高于市場預期的一個說法。縱觀LED發展歷史,LED產品成本在技術成熟后,將會很快的降下來,而擁有強大研發實力的企業,將一直享受到技術領先帶來的紅利。
價格、利潤
隨著涉及小間距各項技術的成熟,尤其是在燈珠環節技術的進步,小間距的價格逐步下降,利潤空間也在收窄,您是如何看待小間距價格及利潤的下滑?您認為這是一種長期的發展趨勢嗎?
從LED顯示屏一貫發展過程來看,隨著上游技術、工藝的成熟,參與的廠家越多,越有利于固投設備成本分攤。在產品合格率提高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是必然的趨勢。但是,良性循環更有利于產業優化和品質提升。
應用
從當前市場應用來看,小間距依然是“商用為王”。您認為未來小間距會往民用市場發展嗎?這個市場空間有多大?
目前LED小間距以商用為主,主要是可以根據實際使用場景定制顯示面積,并能實現無縫拼接的顯示效果,這是其他商用顯示產品所不具備的重大優勢。而對于民用市場,由于產品的購買和使用成本在較長時間內,均不具備與LCD進行競爭的優勢,因此,只會有部分高端人士對優質的視音頻體驗提出需求,但不會成為主流。
細分市場
從小間距產品來看,小間距廣告機、小間距電視、小間距租賃屏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您如何看待這些小間距“細分市場”的發展?
各種小間距的市場應用細分,不僅是對各個廠家資源和能力的考驗,也是各廠商順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舉措,而滿足區別化的需求也是市場正常發展的結果。
市場格局
從小間距市場格局來看,2015年,市場總體參與者達到了三十家以上的規模,行業集中度相比2014年有所下降。您如何看待行業集中度下降這一問題,您認為未來小間距市場的參與者還會更多嗎?未來的行業格局會如何?
行業集中度下降,是市場對同質化產品的一種反饋。只有滿足細分市場需求,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提高產品的創新能力,企業才能擺脫競爭紅海,在市場中更好的生存下來。隨著各廠家在細分市場的深度挖掘,具有更好滿足多個細分市場需求的廠家將以明顯領先同行的速度發展起來。
戶外小間距
在室內小間距的帶動下,戶外小間距近年也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并已經在P4-P10的小間距市場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點間距最小也突破了P4.0。您認為戶外小間距還會往更小間距方向繼續發展嗎?您是否看好戶外小間距的發展?
戶外小間距的發展趨勢取決于應用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的滿足程度。對于面積和顯示內容的需求,戶外高密度顯示有發展空間,但市場發展快慢取決于戶外表貼LED的發展速度。
OLED挑戰
隨著OLED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OLED勢必也會爭奪室內LCD應用市場,您認為OLED會對小間距構成威脅嗎?除此之外,小間距的發展還會面臨哪些挑戰?
OLED的大規格化,取決于工藝的成熟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從目前來看,OLED對應用場所的要求更低,但大面積的使用仍存在較大的困難。但對于民用市場的發展有提高作用,待民用市場發展成熟后,在技術和資金積累的基礎上,會對現有分離的LED顯示造成威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的LED發光管也在不斷的提高,將來可能是互有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