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都在進入智能醫療領域,然而玩法并不相同:百度關注用戶大數據的收集,旨在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細分服務;而阿里巴巴則著重在支付寶平臺的渠道作用,通過對醫療機構開放支付平臺,它們希望能夠在線下形成一個機構網。相比而言,騰訊則以微信為入口,將在線醫療納入到微信生態圈中,投資丁香園、升級智慧醫療方案等行動都是這一戰略的一部分。
在2015年1月,騰訊就推出了這款名為“糖大夫”的血糖監測儀。騰訊方面在當時表示,這是它們首款自主研發的智能醫療硬件,也是騰訊切入移動醫療領域的一次嘗試。
對于糖尿病患者或者孕婦等人群,隨時隨地對自身的血糖含量進行監測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騰訊推出的一款能夠與微信聯動的智能血糖監測儀便能夠解決用戶的這個需求。
知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約有1.14億糖尿病患者,占全球患者總數的30%。龐大的患者群體是這款產品的用戶基礎。
2015年11月,騰訊升級了“糖大夫”rom,推出2.0版本,添加了在線醫療服務等新功能。這次產品體驗,界面記者所使用的就是升級了rom2.0版本之后的糖大夫。打開包裝,盒子內包含了四個主要配件,分別是采血筆、無菌采血針、血糖測試紙以及血糖儀。監測儀的大小和一部手機差不多,通過附帶的插頭和連接線進行充電。
開機后進入主界面,其中包括測試記錄、血糖管理等功能,最突出的部分是測試血糖的入口。點擊測試后,血糖儀會提醒用戶按屏幕提示的方向插入試紙。
插上試紙之后,用戶需要自行將采血針裝到采血筆上。標準版的血糖儀包裝中配有25支采血針以及25片試紙,豪華版的還附送50片酒精海綿以及一個便攜包。
扭開采血筆前蓋,將采血針裝到筆頭上,取下針帽,采血筆就裝配完成。用酒精海綿擦拭要監測的手指皮膚部分后,就可以開始取血樣檢測。用戶還可以通過旋轉筆頭來調整采血針刺出的長度。
也許是首次使用,不熟悉產品的緣故,記者在扎了三根手指后,才順利地采到了血樣。第一次扎的時候,由于沒有緊貼皮膚,因此未能扎出血。第二次使用時,記者沒能將血樣正確地滴到試紙上,所以又沒有能夠完成檢測。用戶在使用時應當注意,采集血樣后,應該將手指出血部分緊貼試紙上方的采血槽,才能完成采樣。
采血成功后,等待五秒,血糖儀就會給出檢測結果。記者的檢測結果是1.8 mmol/L,被儀器判定為低血糖。這個檢測結果讓記者有點不解,因為記者在檢測時完全沒有頭暈、冷汗等低血糖癥狀,可能是檢測步驟中的誤操作讓結果出現了偏差。
檢測完成后,血糖儀會自動將檢測結果加入到測試記錄之中。當血糖結果偏離正常值時,在線醫療服務會為用戶提供咨詢協助,幫助用戶排查身體問題。
總的來看,這款智能血糖儀的使用方法還算簡單。只要操作得當,用戶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血糖監測。它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與微信聯動以及加入了在線醫療咨詢功能兩個方面,用戶或者用戶家屬可以在綁定的移動設備上收到即時健康狀況,也能夠通過血糖儀向在線醫療平臺丁香園之中的醫生獲取建議。
然而,血糖儀采用的是末梢血,所以測出的結果并不能完全替代專業的醫療檢測。如果尚未確診糖尿病,可以到醫院抽取靜脈血,測量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來進行血糖檢查。
市場調研機構易觀國際預計,201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365.3億元,其中,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因此對于互聯網巨頭們來說,醫療領域是下一個競爭熱點所在。
作為騰訊推出的首款醫療方向智能硬件,“糖大夫”自然也進入了這個圈子。從產品的實際功能來看,它和市面上由羅氏等傳統品牌推出的專業血糖儀相比,主打的除了常規血糖監測功能外,更大的看點在于智能化,如可自動記錄、綁定微信等。預計今后,這款產品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入口,吸納用戶進入騰訊的生態圈。此外,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其患者需要長期使用監測設備,這也使得產品的用戶黏性有所提高。
目前,用戶可以在官方網站、天貓和京東三個渠道購買到這款血糖儀,標準版的價格為299元。記者在天貓和京東上查閱發現,市面上的大部分家用血糖儀價格都分布在100元至300元這個區間,作為一款功能比較簡單的血糖儀,“糖大夫”的價格并不算十分便宜。但其優勢在于試紙相對更便宜,相比同類2-3元的價格而言,糖大夫的試紙只需0.99元,對糖友長期使用測量造成的壓力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