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芯」很快會浮出水面?近期盛傳紫光集團入股武漢新芯,雙方旗下存儲晶元項目有望合并。對此,昨日,記者致電武漢新芯,求證該消息是否屬實,對方并未否認,但表示具體信息不便透露。
近期《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等媒體紛紛報導稱,業內人士透露,清華紫光集團已收購武漢新芯的大多數股權,武漢新芯將改名為長江存儲技術公司,清華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將成為這家新控股公司的董事長。清華紫光將擁有長江存儲技術公司超過50%的股權,其余股權的控制方是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另一家由武漢市政府扶持的基金。
消息是否屬實?昨日,記者就此致電武漢新芯董事長王繼增,對方并未對這一消息予以否認。
清華紫光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晶元設計公司,昨日,申萬宏源發布研報認為,倘若紫光入股武漢新芯,為武漢新芯帶來技術支持,那么武漢新芯有競爭力的產品研發和量產進度預計將明顯加快,產能釋放更迅速。
記者了解到,缺「芯」一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癥結所在,而存儲器作為半導體晶元的主要品類更是徹底受制于人。業內認為,紫光集團和武漢新芯合并將有利于整合國家資源,共同研發有望提高成功率。
據統計,2015年我國內地企業對進口晶元需求量高達882億美元,其中存儲器需求最大,達到362億美元,接近一半,進口替代和產業安全均存在巨大需求。
紫光旗下紫光國芯去年拋出800億元定增項目,其中600億元募資擬投向建設存儲晶元工廠。而今年3月,總投資240億美元(約1600億元)的存儲器基地項目在東湖高新正式啟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股東共同出資,在武漢新芯的基礎上組建一家存儲器公司作為存儲器基地項目實施主體公司。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