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已經過去,中國市場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5月份中國市場規模以上工業機器人新增36142臺,同比增長25.8%,預計2016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9萬臺,銷量全球占比達到30%,保有量將有望超越日本,成為機器人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機器人市場持續火熱,引來了更多資本的青睞,中國的機器人企業數量增加迅速,目前已經有接近2000家的機器人相關企業,其中的大多數企業以系統集成商居多,由于核心技術及專業人才的短缺,中國本土系統集成商普遍規模較小,GGII調研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1000多家,企業中營收規模超過1億元的僅40-50家,絕大部分企業系統集成業務營收不超過3000萬元。其中,中國系統集成企業營收規模超過3億元的企業“大企業”也主要集中于汽車焊接集成領域。
通過對中國本土系統集成商前100名的盤點,發現這些規模以上的系統集成商都與國際機器人本體企業“關系密切”,而其中較少能看到國產本體企業的身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ABB、發那科、庫卡等國際巨頭在汽車領域根深蒂固,早已將汽車等部分高端市場瓜分完畢,本土集成商與其合作,尚能分到一杯羹;
國產本體產品質量尚不能得到市場印證,性價比偏低,應客戶的要求,系統集成商更偏向于外資本體企業;
目前國產的本體依然是集中在搬運碼垛等低端應用領域,而規模以上的系統集成商企業以焊接、噴涂、裝配等集成應用較多,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等高端領域。
圖表1中國本土系統集成商前100名的本體合作企業分布情況
注:以上數據之和不等于100的原因是,存在一個集成商同時與多個本體品牌合作的情況。
系統集成企業的地域分布較為集中,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為主,此外西南地區與華中地區近兩年因為部分外資企業的注入,發展迅速,涌現出了幾家較為優秀的系統集成商企業。
圖表2中國本土系統集成商前100名地域分布情況
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引領全國機器人產業投資與發展,除相關政策支持推動外,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機器人產業基礎相對較好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于以廣東為代表的華南地區和以上海為代表的華東地區。且以ABB、庫卡、安川和發那科為代表的國際機器人企業絕大部分都已在華東、華南設立了生產基地、中國區總部或營銷分部。
終端應用市場需求空間相對較大
目前,汽車、3C制造行業是機器人兩大主要需求市場。以汽車、手機行業為例,華南、華東機器人終端應用市場需求空間相對較大。
隨著機器人應用的不斷深入,各系統集成商也開始慢慢轉型,從單一的應用領域開始轉向多方面應用,從局部地區轉向全國區域的布局。未來,行業與產業的整合將呈常態化,資源的整合、兼并購以及強強聯手等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競爭日趨激烈,除了要練好內功,腳踏實地,更要抬頭看路,認清形勢。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持續低迷,經濟增速持續放緩,2015年系統集成市場規模達到327億元,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為358億元,同比增長僅為9%。
市場競爭加劇。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國內企業對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成套裝備需求不斷增加,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直接或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我國市場。近幾年來,工業機器人行業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擴充在華的生產基地,國內一些上市公司也加大在機器人產業的投入。
技術人才不足。工業機器人集機械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傳感器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及網絡系統等多學科的技術于一體,同時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與市場營銷經驗的高技能的跨領域復合型人才。
統計顯示,未來五年時間全國工業機器人人才缺口將在20萬左右。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優秀人才的爭奪也日趨激烈,很多企業將面臨著人才不足的風險。
機器人行業未來是機會與風險并存的,機會來自于國家與地方政策的扶持,同時還有市場方面的推動,以3C行業為例,中國3C電子制造業已經成為繼汽車制造業之后最具潛力的機器人應用市場,備受機器人企業的追捧。相對汽車制造業來說,3C產品生命周期短,每年都有上千億的投資,市場空間巨大;但同時產品型號繁瑣以及對精度的高標準也對機器人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