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在8月印發的《國家無線電管理規劃(2016-2020年)》中闡述了我國“十三五”期間無線電管理的主要任務,其中,在“創新頻譜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方面提到,我國將完善陸地移動通信頻率規劃,適時開展公眾移動通信頻率調整重耕,為IMT-2020(5G)儲備不低于500MHz的頻譜資源。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頻譜資源科學管理為目標,創新管理模式,提高利用效率,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服務。具體包括五方面工作:
第一,完善頻譜資源管理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頻譜使用評估和頻率回收機制,形成頻譜資源的閉環管理體系。完善頻率動態管理機制,推進頻率利用由獨享模式向共享模式轉變。制定適合我國國情和市場環境、體現不同類別應用特征的頻譜資源市場化策略和方案。綜合運用行政審批和市場化配置等多種手段分類配置頻譜資源。
第二,增強頻譜資源支撐能力。針對重大國家戰略和航空航天領域重大工程,做好相關戰略、相關行業的頻譜資源支撐工作。統籌軍隊、交通等部門和行業頻率需求,制定我國頻譜資源中長期規劃。加強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的頻譜需求研究及支撐能力。完善頻率劃分修訂制度,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修訂。完善陸地移動通信頻率規劃,適時開展公眾移動通信頻率調整重耕,為IMT-2020(5G)儲備不低于500MHz的頻譜資源。根據技術發展和應用需要,適時對傳統無線電業務的用頻進行調整,支撐無線電產業可持續發展。
第三,推進頻率使用技術創新。統籌協調無線電新技術試驗用頻,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開展與頻率使用相關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支持頻率利用技術創新。通過政策引導、標準制定等途徑,鼓勵高頻段開發應用,推動頻率動態共享等技術的研發與使用。加快對講機模轉數進程,提高頻率利用率。
第四,加強頻率協調和國際合作。按照國際電聯相關規則完善與周邊國家及地區的無線電頻率協調機制,推進邊境地區無線電業務國際頻率協調。開展與相關國家及國際組織間的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國際協調工作。加大與相關國家的鐵路通信協調力度,探索“一帶一路”國家間高鐵通信協調機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無線電管理國際事務,完成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9)國內議題研究組課題研究,組織做好WRC-19及相關國際會議的參會工作。
第五,做好衛星頻率軌位申報制定通信廣播、遙感科學、導航定位等領域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使用規劃。加強衛星軌位的統一管理,協調軍民空間頻率和軌位資源。加強衛星頻率和軌位的國際申報、協調、登記和維護工作,服務我國衛星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