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T上海]日前, 賽靈思“OpenHW 開源硬件與全可編程論壇暨Xilinx中國大學合作十周年慶典” 在上海隆重舉行,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及新加坡數百所高校的教授、開源硬件大賽優秀選手,以及來自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領導、行業知名專家,在中國市場大學合作項目中攜手并進的合作伙伴, 以及賽靈思全球高級副總裁及 CTO, Ivo Bolsens,賽靈思大學計劃高級總監 Patrick Lysaght 等出席了此次盛會。
可編程技術是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未來
在本次技術論中,賽靈思CTO Ivo Bolsens先生做了前瞻性演講,針對可編程技術的未來和賽靈思公司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講解。
過去五年半導體市場的增長緩慢,令人失望。研發開支卻在不斷增加,晶體管成本不再持續下降,反而開始上升。FPGA從半導體技術的挑戰中找到了機會。65納米到20納米,ASIC的開發成本大幅增長,FPGA在每個節點都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
Ivo Bolsens先生認為,摩爾定律推動下的半導體工藝不斷進步,而傳統ASIC產品的成本卻在不斷增加,高成本、高風險和研發的長周期等特點,成為FPGA不斷獲取ASIC用戶青睞的重要原因。
半導體產業最近幾年出現了新的特征,不斷變小的線寬在20nm以上時,單個晶體管的制造成本不降反升,幾乎所有的領先的半導體企業的研發成本都在增長,這也是當前全球半導體行業出現大量企業并購重組的重要因素。
從應用市場來看,傳統PC機帶動下的半導體系統,功耗不斷增加。為了能夠開發出即降低功耗并進一步提升性能的處理器,更多的企業開始采用多核異構的方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致力于異構平臺的開發。
因此,目前半導體處理器和開發領域出現了兩個明顯特征,一個是異構,另一個是可編程性。全可編程FPGA實現了互聯互通和全可編程,并有更高層面的安全性和保密性。OpenCL等語言可以幫助實現全可編程。軟件定義(SDx)的系統使硬件和軟件的優勢完美地結合在一個平臺上。
賽靈思在推動FPGA以下四大領域的應用,即云計算、嵌入式視覺、IOT和5G通訊。
在云計算方面,FPGA是惟一的在云端加速器件,全可編程的平臺可以應對存儲和搜索挑戰。嵌入式視覺的實時行為,如自動駕駛全都依賴于賽靈思的全可編程平臺;物聯網時代;5G要求更大的帶寬,更多的靈活性。
賽靈思中國大學計劃項目進入更高發展階段
10年前,賽靈思公司開始在中國實施大學計劃項目,那個時候其實是比競爭對手晚,而今天結出了累累碩果,成為推動FPGA技術在中國市場擴大應用的重要力量。
賽靈思公司大學合作全球總經理黃作表示,高校合作對 Xilinx 非常重要,在過去的10年里通過積極的大學計劃項目,支持高校實現他們的教育及科研目標,保證了高校老師及學生們在其課程、實驗室及科研項目中能夠應用到 Xilinx 最先進的技術。
中國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充滿著創新活動。在中國建立了FPGA生態系統,每年為1000名教授提供培訓,5000所高校積極合作,打造實驗室 ,提供教育方面的技術與資料。70%頂尖高校與xilinx進行合作,提供開發板給學生開展研究,提供設計工具,方法論,開發平臺,視頻等材料。
賽靈思亞太區大學計劃經理陸佳華詳細介紹了10年來取得的成果,共建立了162年聯合實驗室,開發可編程技術的教材與書籍57本,可編程技術開源社區注冊會員達到53000多名,同時還支持了多個大學創新創業項目。
談到未來大學計劃的發展,黃作表示,過去10年里中國大學計劃的目標是技術和市場推廣和導入,而未來將著重于推動高校可編程技術開發的深入研究,與中國高校的合作將上升到一個新的層級和高度。賽靈思中國大學計劃項目的使命將不僅令是新技術的導入,而是要參與到中國高??删幊碳夹g教育的內容建設,從支持基礎教學到支持高精尖領域的可編程技術開發。
據陸佳華介紹,目前賽靈思公司已經到教育部、教指委、高校和伙伴企業展開了深度產學合作,“教育部2016年Xilinx公司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和“2016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已經啟動并展開,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作為中國大學計劃項目走向深入的落腳點,賽靈思與中國頂尖高校成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將可編程技術開發的機構,他們是:計算機教執委系統能力培養專項,全可編程技術基礎教學示范中心,電子設計競賽FPGA培訓基地,全可編程技術智能互聯創新實驗室等。
最后,賽靈思CTO給“OpenHW2016開源硬件”獲獎選手頒獎,此次獲獎的獎項包括:
“Xilinx-IBM CAPI FPGA 異構計算最佳作品-華南理工”、“Xilinx-ARM 異構微服務器最佳應用-東南大學”、“最佳智能互聯應用-成都信息工程、東南大學”、“OpenHW 最受歡迎作品-東南大學”和“OpenHW 最佳開發科研平臺-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