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制造的發展空間正在快速變大。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自2014年開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金額、數量、參與投資機構數量均大幅增加。其中行業投資額,從2012年的6200萬元增長至2015年的14.2億元。
由于科技在計算處理能力、算法以及大數據三方面的進步,人工智能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資本圈隨之火熱,而基于特定場景的聊天機器人正成為投資熱點。
基于特定場景
機器人成投資熱點
人工智能作為一項技術范疇,盡管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目前來看,包含多項技術巔峰的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仍有障礙。由此,資本目光正聚焦于人工智能的特定應用場景。
自動駕駛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交叉應用領域正被資本看好。正如外媒所言“中國2035年將成全球最大無人駕駛汽車的市場”。得益于龐大人口基數以及傳統汽車業,無人駕駛產業一旦發展起來,將形成不止于千億、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
而基于特定場景的聊天機器人正成為投資熱點。中興合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沈理表示,目前通用聊天機器人商業化難度太高,所需語義理解、圖像識別等一系列技術難以攻克,所以資本更為關注能在特定領域代替人工的機器人。
沈理還表示,人工智能產業受應用和場景牽引,技術應藏在應用后面,真正的商業化價值,取決于技術在哪一個場景中應用成功,在哪一方面能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價值。
智能制造
成人工智能應用藍海
“人工智能+”正成為傳統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契機。“制造業轉型需求迫切,智能制造將成人工智能應用藍海。”上海中科智谷人工智能工業研究院院長劉瑞禎說道,“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目前在國際仍屬于第三臺階,距離日本和德國至少有20年差距。”就國內情況來看,實體經濟不振,制造業仍屬虧損狀態,迫切需要技術轉型作為產業革新契機,而這種技術革新要以人工智能技術來完成。為滿足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工智能將帶來10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人工智能將自動化工廠變為智能化工廠,這是很關鍵的,在生產水平亟待提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情況下,迫切需要機器代人的過程。”劉瑞禎說道,并表示就中科智谷在投資方面的關注領域來看,人工智能在機器人行業可以得到明顯盈利,正成為投資熱點。
工業機器人趨于成熟,服務機器人仍是投資陷阱。相比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程度相對較低,但生產量較大。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在于讓工業機器人代替人手,解決自動化問題。相比來看,人工智能在服務機器人方面的發展仍未成熟,受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限制,服務機器人產品往往無法解決現實問題,企業得不到良好的客戶反饋,收益較差,導致資本的投資回報率較低,資本需要謹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