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博會各展區,可穿戴設備展區或許是最特別的:數家參展廠商聚集在一個展位,背景板展示的不是某一家具體企業,而是寫著“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可穿戴計算聯盟”)。
作為本屆云博會亮點,可穿戴設備展位在每個時間段都能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深圳一家公司展示的VR游戲機更是吸引不少參觀者體驗。參展企業負責人介紹,“戴上VR眼鏡,就是進入另外一個虛擬時空,游戲的體驗從此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可穿戴計算聯盟秘書長姜文軍對產業發展充滿信心:“可穿戴設備的前景非常廣闊,最終將取代手機,解放雙手。”在姜文軍看來,現在“手機依賴癥”越來越嚴重,手機幾乎占據雙手。“我們的口號就是‘解放雙手’,比如戴著智能眼鏡能直接通話,也有屏幕,現在看到的效果是60寸屏幕,比手機好很多。”
一家來自廣州的參展企業提供了一種智能眼鏡方案,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開發的智能眼鏡根據客人不同需求提供快速設計開發服務,可廣泛應用在醫療、維修、零售、電力等領域。對此,姜文軍表示,可穿戴設備早期面對普通消費者,現在慢慢向行業滲透,比如電力、汽車、鐵路、移動運營商等行業都有廣闊需求。“現在包括可穿戴在內的各行業同質化嚴重,要賦予產品更大的創新。”另外一家參展企業負責人表示非常看好養老領域的可穿戴發展,“按照全國有1億多老人計算,這個領域的前景非常大。”
惠州創新創業圈子對可穿戴設備并不陌生,不僅本地有創業團隊參與運動手環等可穿戴產品的研發,不久前仲愷高新區舉行“愷美杯”創新創業大賽預熱賽,無論來自硅谷的智能可穿戴精準健康醫療產品開發平臺項目,還是可用于手機、平板、VR/AR設備、智能電視等智能物聯網設備的人機交互產品“魔戒”,都展示著惠州在這一領域緊隨產業發展新潮流。
對于可穿戴和云計算的關系,姜文軍表示,聯盟叫“可穿戴計算”,而不是“可穿戴設備”,計算就是云計算,從終端采集送到云端處理,給出對用戶有用的數據,提供好的解決方法。比如佩戴者身體不適,能給出治療和飲食建議,可穿戴設備脫離云端就沒有意義。姜文軍表示,成立可穿戴計算聯盟是為了搭建科研院校和產業以及投融資機構相互交流平臺,還有一個任務是制定行業標準,現在可穿戴產品框架性的標準已經提交給國際標準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