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參“北斗”。我國自主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在打造“天上好用、地上用
好”的產業發展格局,北斗系統將全面服務于大眾生活。
日前,在成都召開的第五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展覽會上,小到指甲大小的北斗芯片、智能北斗卡、智能手環、手機,大到無人機、智能駕駛汽車等,近百家企業拿出自家“硬通貨”亮相展會,這些代表著行業發展前沿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開始在眾多領域大顯身手。
抱團合作創新應用
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就是“抱團”合作,創新應用。一個類似“微型空間站”的“云章”產品在展會上很搶眼。
“輕輕一按,當蓋下印章時,云章上2個呈270度角的攝像頭就會同時拍下兩張照片:一張對著文件拍,一張是拍攝蓋章人及周圍場景,照片同步上傳到管理員手機和郵箱,便于實時監控?!北本┥裰酆教燔浖夹g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赫亮告訴記者,整個蓋章流程在事物處理平臺一目了然,確保用章安全。
“這款產品是抱團合作的結果。我們提供后方的軟件類事務平臺,北京愛國小男孩科技有限公司做‘云章’應用開發。”赫亮說。智能“云章”去年9月正式推出,僅半年時間,銷量已達2萬多個,在航天軍工、地產等領域均有應用。
用足“不花錢的信號”資源
眾所周知,北斗短報文和高精度應用是北斗區別于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特色服務。目前,業界正在著手打造的全國高精度地基增強系統一張網,年底將試運行。6月,北斗精準服務網開通運營,已覆蓋全國270個城市。這將極大地帶動位置服務產業革命性變化。
自從2012年底北斗正式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以來,在多領域的應用催生出了很多新業態,北斗領域創業創新熱情高漲。本屆年會上記者見到了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任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
當《經濟日報》記者問孫家棟院士對北斗還有哪些期待?他說:“北斗發展確實很快,但應用市場的開拓力度還不夠。希望北斗在應用領域多下功夫,多創新。要想用得好,就要讓北斗與各行各業相結合,真正產生經濟效益,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經濟建設,從而實現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發展格局。”
跨界而來的江淮汽車帶來的“瑞風S2”小型SUV備受參觀者關注?!斑@款車型因為裝了北斗導航系統很好賣。這里展出的兩款新品,上市僅2天訂單量就超過2萬臺。目前裝有北斗車載導航的江淮汽車,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20萬臺,用戶反映非常好?!苯雌囯娮与娖髟O計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波向孫家棟介紹說,受益于北斗兼容性強、短報文功能兩大特性,客戶對汽車的評價也很贊。
問及近年北斗概念為何受到資本和各大產業熱捧,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說,“這是不花錢的信號”??萍歼M步讓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其中一項重要技術進步就是“導航定位系統”。不過,對于北斗應用而言,還是要靠質量、價格等綜合因素共同推動。
產業落腳點就是應用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動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冉承其透露,北斗導航相關條例已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將有力推進北斗系統在各領域應用,促進北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最新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5年產業總產值達到1735億元,較2014年增長約30%,北斗市場貢獻率接近20%,北斗兼容應用已經成為國內行業市場和特殊市場的主流方案。《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測,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北斗特色服務和“北斗+”融合應用催生的產業將超過人們的想象。
如何應對新的市場機遇。在北斗領域創業已有9年的北斗天匯公司董事長劉忠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是企業的生命,要靠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應用創新。創新讓北斗天匯嘗到了甜頭。今年民政部招標的4000多萬元北斗智能終端訂購大單,中標方就是北斗天匯?!?.3萬臺北斗手持減災終端只是試點,如果將來全國70萬名信息員人手一部這樣的終端,就是幾十億元的市場”。
“北斗+”應用潛力之大的確超乎人們想象,特別是對北斗高精度需求。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苗前軍看來,北斗未來將率先在5個民用行業打開深化應用局面。一是運輸領域的應用將大幅增長;二是在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將被大范圍使用;三是個人穿戴設備與北斗融合將加速;四是城市管理方面的應用需求將更加旺盛;五是測繪等專業級應用將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