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景氣度有望上行。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43.18GW,同比增長53.4%,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光伏電站37.12GW,分布式6.06GW。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15.13GW,創歷史新高。2016年前3季度,我國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達22.54GW,預計2016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有望超過25GW,按照國家能源局的太陽能“十三五“發展規劃,預測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6億千瓦,則“十三五”期間中國每年年均新增裝機容量超過20GW。光伏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上行。
光伏發電成本逐年降低,利于光伏發電推廣。太陽能發電成本是制約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在光伏系統造價中占比最大的光伏組件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制作工藝技術進步等原因,價格逐年下滑,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光伏發電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張。
“十三五”期間我國分布式光伏迎快速發展。與地面光伏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電站具備占地面積小、減小對電網供電依賴、靈活智能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光伏發展的主要方向。截至2015年末我國累計光伏裝機43.18GW,其中分布式光伏6.06GW;若要達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70GW的目標,則需“十三五”期間我國分布式光伏裝機年均復合增速達63.1%,“十三五”期間年均新增分布式光伏12.8GW,發展空間巨大。隨著地面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不斷下調,凸顯國家政策對于分布式光伏的大力支持。西北”棄光問題”主要受當地消納能力有限、電網外送能力不足以及調峰等因素影響,有望促使電站開發商將開發重心瞄向東部分布式光伏。
公司擁有分布式光伏電站資源整合與綜合服務優勢。作為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綜合服務商,公司核心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公司整合相關資源并提供綜合服務的能力。此外,公司光伏電站業務先發優勢明顯,產業鏈優勢及分布式光伏電站應用技術突出。隨著國家電改政策的深化,公司未來將構建更多區域微電網,致力于打造出一個全新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投資和融資生態系統,實現綠色低碳生態的互聯網能源平臺。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16~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9.72億元、23.47億元、27.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2%、19.0%、16.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20億元、3.09億元、3.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5.7%、40.8%、19.2%,按照最新股本攤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53元、0.75元、0.89元,考慮到公司未來光伏產品和光伏電站業務增長的持續性,首次覆蓋,我們給予公司“推薦”投資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