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乃至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份額最大的芯片產品,存儲器芯片的市場波動一直影響著集成電路整體市場的發展前景。2016年,隨著國內移動終端的大規模制造、大數據技術的加速應用以及數據中心的持續建設,我國對于各類數據存儲的需求不斷提升,從而推動了國內存儲器芯片市場穩步增長。然而,雖然國內市場空間巨大,但由于我國存儲器芯片設計及制造水平與國外巨頭企業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產業發展相對落后,相關存儲器芯片產品也基本依賴于進口,市場自主可控能力仍然較低。但隨著近幾年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大力推動,武漢長江存儲、泉州晉華、合肥長鑫等存儲器芯片企業紛紛通過國際合作、技術創新、人才引進等方式,提升存儲器芯片技術水平,加速先進生產線建設,推動了國內存儲器芯片市場的自主可控發展進程。
供需結構調整,促存儲器芯片市場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存儲器芯片市場規模回歸平穩增勢
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產品制造基地,受到全球計算機產品需求明顯降低、手機需求趨于飽和的沖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電子整機產品制造規模的提升。雖然這些因素導致了計算機等傳統領域的存儲器芯片市場增速有所放緩,無法實現2014年的高速增長水平,但在國內大數據技術應用、各類數據中心持續建設以及全球存儲器芯片價格提升的帶動下,我國存儲器芯片整體市場規模仍然保持平穩增勢。預計在2016年,中國存儲器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2879.1億元,整體市場增長速度保持平穩,增速維持在9%左右。
存儲器芯片價格年中實現全面反轉
全球存儲器芯片市場在去年初期并不被業界所看好,芯片產品銷售量及價格在第一季度也呈現出明顯走低的趨勢。然而,隨著存儲器芯片企業不斷調整產能結構,降低部分產品出貨量,使得全球存儲器芯片市場的供需關系也發生了改變,市場開始逐步回暖。特別是進入到下半年以后,無論是DRAM內存芯片產品,還是NAND Flash閃存芯片產品,全球供貨緊缺程度與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存儲器芯片產品的銷售價格。然而,由于存儲器芯片的標準化程度較高,芯片制造也主要集中在三星、SK海力士、美光、東芝等芯片巨頭企業中,再加上國內的存儲器芯片產品主要依賴于進口,所以國內存儲器芯片的整體價格基本與全球保持一致,在2016年實現了整體價格的較大增幅。
存儲器芯片應用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2016年全球各大存儲器芯片巨頭也在根據市場應用狀況,持續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而由于受到計算機市場萎靡不振、服務器市場應用不斷開拓等諸多因素影響,無論是DRAM,還是NAND Flash存儲器芯片產品的市場應用結構都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其中,我國移動型存儲器芯片產品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比保持在50%左右;服務器型存儲器芯片產品受益于應用市場的不斷開拓,市場規模增速最快,市場份額也將進一步提升;而以計算機應用為代表的標準型存儲器芯片產品,由于下游市場需求的降低,整體市場占比也將持續下降。
市場加速開拓,將持續激發存儲器芯片市場發展潛能
智能終端將推動移動型存儲芯片全面普及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硬件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擴大,移動智能終端涌現出了多種新的產品形態,并持續應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多個領域中,而這也都在不斷推動著移動終端設備市場規模的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受到移動智能終端等產品帶動,移動型存儲芯片已成為我國存儲器芯片應用市場的主流產品,市場占有率持續擴大。特別是隨著存儲器芯片技術的持續演進,以及各類智能終端設備更新換代速度的不斷加快,具有數據數率高、低電壓工作、節能低頻等特性的LPDDR4內存芯片,以及速度、容量不斷提升的高性能嵌入式閃存芯片產品將逐步向中端機型普及,這都將推動移動型存儲器芯片產品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物聯網將持續開拓中低端存儲器芯片市場
隨著近幾年物聯網產業發展熱潮的再次興起,以及多項相關國家戰略的陸續出臺實施,不斷加速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然而,這在進一步推動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更提升了不同領域對于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方面的配套需求。而在物聯網領域中,由于存在“萬物互聯”的產業特性,需要更多的移動終端設備來感應外部信息,并轉化為有效數據進行存儲,最終連接網絡以分享資料。這些數以萬計的移動終端設備在不斷擴大存儲器芯片產品市場空間的同時,也對存儲器芯片產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有成本更低、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的大量中低端存儲器芯片產品來支撐如此大規模的物聯網產業體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低端存儲器芯片技術及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將為其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大數據技術加速推進存儲器芯片市場應用
受益于我國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已經逐步開始向各個領域進行加速滲透。同時,由于政府層面的高度重視,帶動著各地興建大數據產業浪潮的此起彼伏。而作為大數據技術加速普及應用的催化劑,數據中心業務在近幾年實現了較快發展。2015年全球數據中心系統支出達到1397.8億美元,美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的數據中心投資占GDP的比重已達到0.76%;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已成為數據中心產業轉移的重心。未來,隨著我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速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普及,數據中心的規模建設將成為我國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重點方向,這也將為存儲器芯片等基礎硬件開拓出廣闊的市場空間。
產業發展加速實現存儲芯片市場自主可控
面對每年巨大的存儲器芯片消耗量,以及本土存儲器芯片企業在技術研發、制造水平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我國發展存儲器芯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已經十分突出,而綜觀最近兩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正在不斷通過戰略調整來規劃集成電路的產業升級與未來發展。其中,針對于DRAM及NAND Flash等存儲器芯片產品的技術提升和產線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現已通過國際合作、聯合投資等方式規劃建設了多條12英寸存儲器芯片先進生產線,其中包括武漢長江存儲、泉州晉華、合肥長鑫等多家重點企業。此外,兆易創新、珠海歐比特等國內存儲器芯片設計企業也都在加快提升自身技術研發實力。在國家政策及資金的大力扶持下,隨著本土存儲器芯片企業的逐步崛起,將在推動國內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快實現對國內計算機、移動智能終端、服務器等下游電子整機制造業的配套能力,從而推進我國存儲器芯片的自主可控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