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CPU這個零件,不僅結構復雜、工藝復雜,就連名字也很復雜。不少小白在攢機、買零件時就很容易被奸商忽悠,奸商憑借口若懸河的口才,小白很容易就被繞得云里霧里,那么如何從型號繁多的CPU中挑到適合你的那一款,這就是今天的主題。
首先現時市面上能買到用于個人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不外乎Intel(英特爾)和AMD(超微;不是農企、也不是按摩店)這兩個品牌。其中Intel的CPU憑借性能和功耗的優勢牢牢占據著CPU市場的大頭,所以這次就以Intel的CPU為例講解如何分辨具體產品。
至于AMD這個慘到要賣大樓的超級企業,此前推出的推土機、打樁機、壓路機、挖掘機架構(名字全是工農業器械、所以被人揶揄為農企)根本打不過老大哥Intel的產品,所以這次暫時不提。至于最新的Ryzen芯片目前只有官方的跑分成績,實際表現如何仍是未知之數,AMD能否實現憑借Ryzen實現翻身夙愿,只能交由時間和市場證明。
回到正題,Intel推出的CPU雖然型號繁多(看官方的ARK就知道SKU多到令人眼花繚亂),但在命名上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僅以最近數年推出的i3、i5、i7 CPU為例,名字后跟四位數字,最后再跟一個至兩個字母或不跟字母區分具體版本。
以Kaby Lake的i7-7700K為例,是目前主流消費級別最高端的CPU,第1個數字7代表是酷睿第7代產品,后3個則是SKU編號,數字越大通常意味著同代產品里更高主頻更強性能(當然也有例外情況)。而K則是意味這是一枚不鎖倍頻的芯片,超頻玩家選它能省下不少功夫。
Intel最新一代處理器還包括不帶后綴的普通版、節能版T、支持ECC內存版E(僅有i3版),比起前幾代后綴已經大幅簡化,對小白更友好。舊款處理器還多出至尊版X、節能版S(性能稍高于T版)、CPU弱化核顯強化的奇葩版C(僅在酷睿5代出現過)、BGA封裝Iris PRO核顯版R,如果是買舊款處理器一定要擦亮眼睛。
定位中端的奔騰、低端的賽揚在命名沒有i3、i5、i7系列那么明確的規則,新舊架構產品型號相似度極高。例如G4560和G4520數字只差了40,但它們完全不是同一代產品,選購時要特別注意。以G4560為例、這是一枚基于Kaby Lake架構的處理器,雙核四線程,除了不支持AVX指令集之外和高一級的i3沒多大差別,是一枚性價比很高的CPU。至于基于Braswell架構的J系列就不要碰為妙,性能非常有限。
賽揚系列的命名和奔騰系列一樣,數字大的型號在主頻、高速緩存等性能參數都優于數字小的型號。只要是G開頭,第一位數字又是3開頭的型號都是基于Kaby Lake架構的芯片。 J系列的則是基于低功耗需求的Apollo Lake,性能著急。賽揚芯片常見于廉價品牌整機,預期被奸商慫恿上賽揚,還不如去圖吧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