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以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迎來發展的新一波高潮,包括IC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半導體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都開始在戰略布局和市場拓展方面做了新的謀劃。不久前,借“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6年會暨長沙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之機,筆者有幸采訪了若干企業的高管,讀者從他們的言語中,可以看出未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Synopsys全球副總裁及亞太區總裁林榮堅
林榮堅表示,大家雖然對于萬物聯網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上都認為會推動電子工業往前走。電子設備會越來越智能,設備里CPU越放越多,構建更強大的交互能力在里面,同時在軟件的配合下,萬物互聯將給半導體產業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我們從30年角度來看過去有兩波風潮,第一波是電腦,中間有幾年慘淡期,現在手機走到尾巴了,盡管萬物智能需要有幾年的醞釀,但是這是所有企業的機會。
Synopsys公司目前在跟全世界一流的公司在合作,我們發現在整個設計上面來講確實業面臨很大的挑戰。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在IC設計的18個月來里,很多項目都是在芯片推出之前在設計階段花了大量的時間,光系統設計就9個月。
現在做一個非常復雜的設計,要做所謂系統級別的確認很難,特別在后期難度更高,有沒有辦法讓客戶在設計初期的時候,即idea形成可以往下走,怎么樣把設計重心往前挪,你可以操作系統沒有完全調試,在這種情況底下沒有硬件怎么做設計?
就目前芯片規模和系統復雜度的雙重壓力下,整芯片設計的難度變得巨大,業界需要用“新的設計方法學”來針對設計流程進行優化。這些都給EDA設計系統提出了新的挑戰,新的EDA 工具必須具備可測試性,模型的準確性一定要提高,編譯和驗證環節也要保持極高效率。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