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ARM與厚安創新基金在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以深圳為總部,設立一家合資公司,服務國內芯片企業。
此次ARM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的目標是,使其成為國內重要的由中方控股的芯片核心知識產權開發與服務平臺。其中,ARM將提供芯片設計所需的核心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培訓,中方將控股合資企業。由于此次簽署的只是合作備忘錄,各方具體的股權比例等諸多細節尚未公布。
合資雙方希望,合資公司可以依托ARM的全球生態體系和技術標準,結合中國市場需求,研發銷售復雜計算、圖形處理、人工智能和安全互聯等各類集成電路設計知識產權產品。
ARM是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芯片架構企業,全球超過95%的智能手機使用的是基于其架構的芯片。厚安創新基金成立于今年1月,是一家由厚樸投資和ARM共同管理的私募基金。其發起成員包括中投公司、絲路基金、新加坡淡馬錫公司、深圳深業集團、厚樸投資與ARM等,基金規模為8億美元。
ARM公司CEO西蒙?希加斯(Simon Segars)在14日接受財新獨家專訪時表示,自2002年ARM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就一直在幫助中國企業制造芯片,目睹了中國芯片產業由弱變強的過程。“以出貨量計,中國廠商生產的ARM架構芯片在這段時間出現了超過100倍的增長。”
希加斯表示,隨著中國在芯片等領域的技術實力不斷增強,大約在兩年半前,ARM開始思考,如何調整公司的中國策略。
從2016年初起,ARM與中科創達( 300496.SZ )先后在北京、上海、重慶和深圳四座城市設立了安創空間加速器。2016年6月,ARM又與厚樸投資合作,計劃成立中國產業創新投資基金,投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科技公司。最終,厚安創新基金于今年1月正式成立。至此,ARM在中國完成了孵化器和產業基金的雙重布局。
2016年7月,軟銀宣布,以約310億美元的價格全現金收購ARM,該交易已于同年9月完成。不過,希加斯對財新記者表示,軟銀的收購并沒有改變ARM在中國進行本土化轉型的決定。
“我們希望,讓我們的合作伙伴覺得,這些技術是本土的,是他們可以放心使用的。我們也希望,可以通過合資公司建立一個本地團隊,讓其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希加斯告訴財新記者。
他預計,未來的合資公司將會負責日常的知識產權授權、本地服務和本地技術開發;而當涉及到全球性的新產品時,ARM也會與合資公司、本地伙伴一起參與討論,以確保全球架構的一致性。
當然,ARM早已不是唯一一家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的外國科技企業。近年來,中國政府對信息技術“自主可控”的要求越來越高,微軟、思科、西部數據、惠普、高通等各家外國企業均在國內設立了由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這既是為了滿足國家對信息安全的要求,也是希望借與中方合作,能在國內開展本土化創新(詳見本刊2017年第3期封面報道《IT新合資時代》)。
希加斯在采訪中告訴財新記者,ARM在決定設立合資公司之后,曾與多方有過接觸,但最后選擇厚樸資本和厚安創新基金源于雙方在過去一年的良好合作。“在一起創立厚安創新基金的過程中,我們與厚樸資本保持了良好的關系,雙方彼此都很了解對方,也就很自然地會選擇與他們一起去創建這家合資公司。”。
此次合資公司的成立,也是厚安創新基金設立以來最大的動作。厚樸投資董事長方風雷在儀式現場表示:合資公司合作備忘錄的簽訂是厚安創新基金“打的第一場勝仗”,未來他們將繼續與ARM密切合作,以合資公司為平臺,打造中國標準的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專利技術。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也在演講中給合資公司送去了祝福:“通過這家合資公司,我們希望培養出一批新一代的中國工程師,以合資公司為平臺,創造新的技術,并能向全球市場輸出。”
“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孫正義在演講中表示。
未來,合資公司的總部計劃設在深圳。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張虎在演講中對此表示了歡迎。他指出,目前深圳信息產業規模已超過2萬億元,約占中國內地的八分之一,深圳集聚了華為、中興、騰訊等一批信息技術企業,其中很多是ARM在中國的合作伙伴。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軟銀集團、ARM公司、厚樸投資等海內外企業的務實合作,共同搶占信息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張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