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FPGA,也就是“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不了解集成電路的讀者可能聞所未聞,但它卻活躍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尤其是通訊、電子設備、工業機械等領域更是離不開它。世界范圍內,99%的FPGA市場已被美國四家公司控制,而在這背景下,一家名為“安路”的公司卻異軍突起,以性價比的優勢切入市場,它來自張江。
“普通芯片的功能都是做死的,但FPGA是空白邏輯,可以現場編程,技術橫跨集成電路軟件、硬件兩部分。”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文余波博士告訴記者,每年全球FPGA市場份額達到50多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達120億元人民幣。
“現在全球市場有99%被四家美國公司控制,國內企業用的也大多是美國貨,但大家都希望能用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我們就是以此為契機,切入了中端工業控制用FPGA這一市場。”文余波告訴記者,安路的產品完全自主研發,就價格而言比國際同類產品便宜,而性能卻可以用“很神”兩字來形容。“我們產品通過不同的封裝能夠完全兼容4款來自不同國際公司的主流芯片,這4款芯片在規格方面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我們必須做到‘集大成’,才能與其匹配,同時我們產品的功耗也相對較低,以此來競爭最大的市場適用范圍。”
作為產品應用的一個實例,日益進入普通百姓家庭中的4K電視,就廣泛使用到FPGA。文余波稱,4K電視的組件包括驅動芯片、控制芯片等,它們執行換算信號的功能,將電視信號解成4K電視要求的高速驅動信號,是4K電視畫面清晰度的保障。“FPGA在其中承載了信號運算、圖像處理的功能。原本電視行業普遍使用專業集成電路,而隨著未來4K電視的推廣,FPGA的運用會越來越多,我們生產的FPGA完全自主研發,不存在知識產權問題,同時擁有優質的性價比,可以滿足國內4K電視廠家的生產、出口需求。”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安路在2011年注冊至今,也經歷過幾年蟄伏、發展的時間。如今,安路的工作人員已由開始的幾個合伙人,發展到了超過三十人,今年上半年首批投入市場試水的幾萬顆芯片早被搶購一空。“今年我們將形成穩定量產,全年出貨預估在60-70萬顆芯片,隨著公司發展,今后幾年年產量都能穩定在百萬量級,成為國內自主研發FPGA出貨量最大的公司。”
這一切的開端,源于公司董事長章開和教授當年的決心,他在美國萊迪思公司中國中心擔任總經理一職長達16年,退休后決定召集一批年輕人,在FPGA領域打出中國自己的品牌。
“當時我們幾個創始人中,有志同道合的退休專家老師、有成績優異的名校畢業生,都是這個領域游刃有余的人才。”文余波告訴記者,FPGA在國內來說可謂從空白起步,所以公司也特別注重人才的培養。“現在我們團隊成員中,四分之一以上是博士,另外40%以上是碩士,其中絕大部分人是從業內大公司挖掘而來的老資歷員工,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我們公司發展的有力保障。”
原標題:《安路信息切入FPGA市場 創業公司打破業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