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戰略新興材料。目前全國各地建設中的石墨烯工業園、石墨烯工業創新中心以及石墨烯研究院等已經超過30家,有數百家公司從事石墨烯原材料和產品研制,而且這些數字仍在迅速增長。喧鬧中,一位科學家宣布冷靜的聲音:“石墨烯這樣做下去,沒有前途!石墨烯是一種戰略材料,如果我們對它仍是淘金運動的情緒,不改動當前的工業發展方式,未來石墨烯領域的核心工業有可能會被國外占領。我們如今成果很多,但還徘徊在低端工業鏈上。”
這位科學家就是劉忠范院士,北京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歸國24年,首要研究方向就是石墨烯,是納米碳材料領域的國際聞名專家,也是我國納米碳材料研究的引領者。
回國24年來,劉忠范在這個研究領域傾注了幾乎全部心血:“任何一個新材料或新技術工業發展都沒有那么簡單。石墨烯材料剛剛走出實驗室,至多處于工業化前期,還不成熟。如今有些人以為石墨烯工業門檻很低,進去就可以賺大錢,這是一個嚴峻的認識誤區。”
以一名科學家的眼光,劉忠范以為“今天的石墨烯不等于未來的石墨烯”。面向未來的石墨烯,如今國外做石墨烯的很多是大型公司,而我國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的初創公司。“如果這個態勢不改動,未來我們必定競爭不過人家。我們必須認識到,石墨烯新材料工業化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
“有一天,我問自己,如果石墨烯工業發展的路子走偏了,10年后我持續做一個評論者會安心嗎?我覺得我必須做點什么,對石墨烯工業的我國未來有所擔當”。
于是,他承擔起我國科學院“石墨烯工業化戰略咨詢項目”,還投入了大量精力從事石墨烯研究和工業發展宣傳工作,到相關部委、科技論壇、干部研修班辦講座,主動邀請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參事室、國家發改委、中關村發展集團等部門座談石墨烯工業化問題。
2016年,劉忠范作為高層次黨外代表人士,掛職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他主動請纓負責石墨烯材料的工業化布局工作,參與推動“北京市石墨烯科技發展專項的啟動,并親任專家組組長。為解決我國石墨烯工業發展后勁不足、缺少核心技術的難題,在劉忠范的積極推動下,北京市成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定位為引領石墨烯工業的核心技術策源地、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和創新文化建設示范區、全球高端人才匯聚地和創業基地,他親自擔任院長。劉忠范仍是北京石墨烯工業創新中心的重要發起人以及中關村石墨烯工業聯盟理事長。這些嚴重舉措將北京市石墨烯工業“一張藍圖繪究竟”,為北京市石墨烯工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對全國石墨烯工業起到了引領作用。
敢于負責,主動作為,勇于擔當,一批像劉忠范一樣的新一代知識人,正在為實現強國夢貢獻所學,傾注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