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社會經濟水平的日益發展,人們的生活越是豐富精彩,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就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現代人類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移動網絡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也越來越快。至2016年底全國4G網絡建設基本完成,緊隨而來的5G就在市場高度關注下成為投資者口中的"下一個風口"。
然而從工信部及國內三大運營商關于5G網絡建設布局的時間表來看,5G技術預期將于2020年實現全面商用,預商用則最快也需待到2019年。也就是說在4G網絡基本鋪設完成后,到5G網絡完全商用的當前兩年里,剛好是行業相關企業"青黃不接"的時段,這樣一個"尷尬"的節點里,他們會如何接招應對呢?
主要于國內外從事研究、開發、制造及銷售無限電信網絡系統設備及提供相關工程服務的京信通信(02342-HK)23日公布了其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半年業績,期內京信收益為27.22億港元(單位,下同),同比跌12.2%;毛利7.7億元,同比跌17.6%;毛利率亦由上年30.1%跌至28.3%;股東應占溢利9400萬元,跌16.3%。如圖:
京信主席霍東齡在24日中績記者會上就表示,行業現在經歷的從4G到4.5G再到5G的升級是慢慢推進的,越來越不像過去的更新換代那樣跳躍,而相關業務的增長應該保持相對平穩的上升。在此期間為了維持企業自身的發展,京信也在市場及產品方面做了一些調整,如擴大非運營商業務占比,改善客戶群以及創新業務,加強布局細分網絡領域并拓寬海外市場等。
Q:這樣的節點如何維持收入?
A(霍東齡):其實我們正逐漸提升非運營商的收入。的確我們的7成收入來自主要運營商,運營商也在繼續投入,我們亦將繼續從中獲得收入,但是我們主要的收入增長是來自于非運營商方面。此外我們也有許多新的業務在補充及發展,稍后由楊總補充。
從京信中績報告來看,其主要客戶國內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及電信業務份額均有調整,其中移動和聯通占比下降,而電信份額則大大增加,不過總體三大運營商占京信業務份額已降至70%,而過去此數據曾一度高達90%以上。對比之下,中國鐵塔及政企專網客戶收益貢獻則增加了8.5%,國際客戶及黑心設備制造商收益貢獻也增加5.5%。至此,京信三大運營商以外的客戶份額占近30%,較過往"高度"集中的客戶群已有改善。京信客戶份額變化如下圖:
京信通信主席霍東齡、副主席兼總裁張躍軍、高級副總裁楊沛燊及首席財務官張飛虎出席了中績記者發布會,以下為部分采訪內容:
Q:今次未派中期息,下半年會恢復派息嗎?
A:只要我們盈利前景、資金和負債情況有所改善,投資的相關開支回落,派息是一定會恢復的,但都要視乎今年的狀況。
Q:對公司股價有何預期?
A:股價方面,都很難講預期如何。只能說今年上半年業績不甚理想,所以股價亦有所下跌。前面說到派息,也想先穩定一段再看,至于股價,就實在無法過多估計。
Q:5G技術開發方面的預算可否透露一下?
A:我們目前對于5G技術的研發其實基于4G開發的基礎之上,是融合在一起的,預算也包括其間,沒有特別拿出一塊來專門研發5G,但都會視情況實時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