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網是互相連接的本地能源系統,可能成為新能源轉型的基石。在電氣領域中,微電網在邊界中進行定義,并結合負載、分布式能源(包括存儲)以及特定的控制功能。
其實現需要新的技術,以使分布式能源圍繞一個共同目標進行協作、分析戰略以優化互連系統的運作和管理,或緩解雙向電力系統的設計局限。
內容概要
當前和未來的技術
確保安全和可靠的運行
控制分布式能源
優化能源流
當前和未來的技術
微電網來自互相協作的子系統網絡,而非獨立的功能組件。實際上,其通常組成部分為:
a)一個能源網絡基礎設施,包括發電設備(通常是多個分布式能源)、一個能源分配網絡、以及臨界水平和配置各不相同的能源使用者/消費者。
b)傳感器、儀表和網絡保護
c)分布式能源(DER)水平的控件
d)微電網管理水平的控件,從而優化整個系統
e)監控與數據采集(SCADA)系統,從而與微電網運營商對接
f)云決策服務,例如費用管理、需量電費優化、需求響應、自消費、停電管理、二氧化碳(CO2)減排等等。
圖1微電網功能架構,從電網到云
微電網的實現旨在順應全球性的能源期望,例如復原力、經濟性、安全性和CO2減排。這些期望的優先級取決于微電網類別,以及不同組件的相關技術特性。但無論何種情況下,都必須通過系統控制和保護創新方面的技術進步,來滿足具體的性能目標,以實現分布式能源圍繞共同目標進行協作的目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