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作為企業家代表列席會議,并接受媒體采訪,他表示,“十九大指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方向和基本方略,對于中國的未來前景,我信心百倍。”
對于十九大報告,李河君表示:總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氣勢恢宏,為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報告振奮人心,在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征程上,漢能將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為建設祖國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報告提到了保護企業家精神,我很振奮”
李河君表示:“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給了我們民營企業家很大的信心。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所有的民營企業家都有這樣的看法,會后我們企業家有交流,我們都感覺非常好。”
就在十九大之前的9月底,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一份“史無前例”的文件,前所未有地聚焦一個群體和與之有關的一個詞匯: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從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等10個方面,提出了29條具體意見。這是自建國以來,中央首次以正式文件的方式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
結合這份文件,再看十九大報告到的“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就顯得格外清晰。習近平還表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弘揚企業家精神,就是對創新者最好的褒獎和鼓勵。作為二十多年一直堅持實業報國、科技報國的企業家,這種來自國家的肯定與支持,讓李河君倍感欣慰與鼓舞。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他帶領漢能用八年時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民營水電站,之后又毅然進入投資規模更大,技術難度更高的薄膜太陽能行業,將漢能打造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企業家精神,也成為以企業家精神成就企業、反哺社會的絕佳范例。
“國家目前對新能源的重視前所未有”
提到自己所處的行業,李河君表示,“漢能是做新能源的。前段時間國家特意出了《移動能源白皮書》,漢能做的薄膜發電,我們國家七大戰略新型產業中它跟其中六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都有關系。我覺得以現在國家對新能源的重視,通過薄膜發電行業我們漢能在取得壓倒性優勢……國家目前對新能源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對新能源的投資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在未來的3-5年,新能源按部就班的,只要政策不要改變,是非常有前景的。”
當前,中國發展步入新階段,整體形勢良好。但同時,也面臨著擴大內需、調結構轉方式的巨大壓力,在節能減排、治理霧霾、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在能源行業,全球能源革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中國能源經濟結構急需“轉軌”。
李河君表示,報告中有關“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論述高瞻遠矚,激勵人心,而漢能的企業使命也與十九大報告中的相關表述不謀而合。
漢能是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致力于“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漢能所從事的薄膜太陽能產業,是一項顛覆性的創新產業,也是我國少有的既掌握核心技術的新興產業。大力發展薄膜太陽能產業,將有助于推進能源革命,引領全球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為中國新經濟、新發展提供技術動能。
“十九大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信心”
展望未來,李河君表示,“現在國家的發展對漢能來說意義非常,我們漢能有個司訓叫‘因祖國強大而強大’,我以前老講‘國運則我運’。我覺得未來5-10年對我們國家的發展來說非常關鍵,關鍵時刻應該穩定,信心很重要,十九大就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信心,因此也會有前所未有的成長。”
漢能20多年深耕與清潔能源領域,終于以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立于能源革命的潮頭。如今國家的發展對漢能來說意義非常,漢能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能否取得突破性的推廣及應用,不僅需要漢能自身的努力,也與國家的支持息息相關。漢能的司訓“因祖國強大而強大”正是這一道理的具體體現。
據了解,近年來,漢能通過實施“并購全球核心技術——消化吸收、整合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創新驅動戰略,已擁有了全球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目前,漢能已實現核心裝備國產化和技術產業化,將上游核心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中游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下游薄膜太陽能多樣化應用打造成為完整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