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目前在中國是大熱門,政府、企業和資本市場都高度重視。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占據42%;中國其次,擁有592家,占據23%。中美兩國相差486家。其余872家企業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印度等國家。
從現有統計上看,美國人工智能企業從1991年開始創建,從1991年-1997年歷經萌芽時期,1998年-2004年階段經歷發展期,2005年-2013年階段歷經高速成長期,2013年至今進入平穩階段。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AI產業進步略晚,1996年開始起步,2003年進入發展時期,2008年-2015年期間進入高速成長時期,到2015年期間,人工智能有關的企業達到166家。中國政府2017年將人工智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美國白宮2016年就發布了一份名為《時刻準備著:為了人工智能的未來》(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報告,中美兩國都清晰地認為,AI是下一個時代的科技制高點。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對學生說,能夠在AI產業居于領先地位的國家將可統治世界。谷歌執行董事長施密特曾表示,未來5年美國在AI領域還能領先中國、但隨后可能就處于相同水平。業內認為,影響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要素有三個:一是深度學習算法;二是移動互聯網產生足夠的大數據;三是芯片計算能力大幅提升。比較AI的發展歷程和三大核心要素,必須客觀承認,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上與美國還有明顯差距。當然,在國家政策和資本推動下,這種差距正在縮小。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