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印發《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新材料等9個領域。研究布局全自主編程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機器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control/201712/748868.htm
【產業分析】
一、我國目前仍處于“工業2.0”(電氣化)的后期階段,“工業3.0”(信息化)還待普及,“工業4.0”正在嘗試盡可能做一些示范,制造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布局。業內認為,未來幾年內,智能機器人有望成為我國智能制造的下一片藍海。
二、國內系統集成商正在崛起。系統集成方案解決商處于相對于智能設備的下游應用端,為終端客戶提供應用解決方案,負責工業機器人軟件系統開發和集成。目前我國系統集成商多是從國外購買機器人整機,根據不同行業或客戶的需求,制定符合生產需求的解決方案。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顯示,至2020年系統集成規模有望接近830億,2016-2020年期間復合增速可達20%。
三、工業機器人銷量得到快速提升。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我國的工業機器人自2010年始,表現了大幅增長,此后銷量增速保持在20%-50%的較高水平。
根據IFR初步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已高達9萬臺,較2015年增長31.28%,顯著高于全球工業機器人14%的銷量增速,其中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銷量比重以達31%,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有了顯著增長,成為全球的重要市場。目前工業機械人需求仍高度依賴進口,每年的進口量往往高于當年銷量,但2015年數據已顯示進口量4.67萬臺低于當年銷量的6.85萬臺,可見我國自主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也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