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車聯網被認為是物聯網體系中最有產業潛力、市場需求最明確的領域之一,對促進汽車、交通、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和升級,及相關產業生態和價值鏈體系的重塑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正處于車聯網發展關鍵時期,智能網聯汽車已進入國家“中國制造 2025”的戰略規劃,成為“中國制造 2025”的重點推動產業之一。
車聯網概念
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引申自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以車內網(車內局域網)、車際網(車與車)和車載互聯網(車與以太網連接)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訊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車、路、行人以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系統網絡,并最終實現智能交通、智能汽車、智能駕駛等功能。(來源:蓋世汽車社區)
車聯網發展階段及現狀
我國車聯網目前主要通過蜂窩通信技術實現,以2G、3G為主,4G剛剛起步,V2X暫無商用化。據中信通院信息,截止2017年8月,我國共有683款車聯網終端獲工信部入網證,4G車聯網終端2016年全年增加101款,增速較快。
目前我國車聯網服務還處于初級階段,使用蜂窩通信技術接入互聯網,打通車內外信息流,實為數據與規模的積累,而構建全新業態還需要一定時間,服務能力也隨之提升。
車聯網產業發展最終將覆蓋汽車全生命周期,用戶使用場景將基于生活方式變化而發生改變,這促使了車聯網功能不斷迭代調整和完善。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推進,我國車輛使用與保養維修環節車聯網功能覆蓋較為全面,而趨于前端與后端則還需加強。
車聯網市場表現及分析
2017年1-8月中國汽車產銷同比均呈小幅增長,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保持較快增長。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1.94億輛,其中,新注冊登記的汽車達2752萬輛,保有量凈增2212萬輛,均為歷史最高水平。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長也為車聯網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經預測,2020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31億元增長至338億美元,以將近40%的復合增長率成為級人民幣市場。2020年,中國車聯網用戶將從現有的700萬,增長至2020年的4400萬左右。
雖然中國車聯網市場近幾年已超過25%的復合增長速度發展,但也必須直面其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比如,就前裝tsp來看,車聯網業務盈利模式不明晰,消費終端續約率低等。目前中國市場在售車型車聯網配置裝配率還比較低,僅有13%,另有2%的車型可選配。數據顯示,車聯網裝配占比和整車售價呈正相關關系。隨著新車型的推出,車聯網裝配比例也有所提升,2017年上市的新車中聯網配置占比達21%,高于2016年上市新車配置占比16%。
車聯網關鍵技術介紹及發展路徑
車聯網關鍵技術分布在“端-管-云”三個層面,“端”包括汽車電子、車載操作系統與交通基礎設施等;“管”包括4G/5G車載蜂窩通信技術、LTE-V2X等無線通信技術;“云”層面的技術核心為實現能力開放、連接管理、數據管理多業務支持的車聯網平臺。
車聯網總體技術路線向著智能化、網聯化方向演進,兩條路線同步推進并走向融合。在車輛感知層方面,技術提升主要體現在新型汽車電子和操作系統方面。隨著技術的提升,在汽車電子方面傳感器功能融合集成、高性能計算芯片(GPU)以及全新人機交互成為發展方向;車載操作系統由原來的單一功能向著層次化、模塊化、平臺化的智能方向發展。
OTA技術應用被推進
從車載娛樂系統、隨選移動服務一直到未來的全自駕車發展,聯網功能都扮演推動車輛技術發展的重要角色。在現階段各廠家致力于發展空中下載(Over-the-Air;OTA)技術應用,這不僅將改變車輛軟件更新與數據管理型態,亦將成為達成最終階段全自駕車目標的基礎。
OTA技術讓網絡應用更加進步,行車軟件就如同智能型手機般可以在遠程完成更新作業,現階段絕大多數消費者必須前往經銷商才能進行軟件更新,造成車廠負擔與消費者不便。
值得注意的是,OTA技術應用不僅將全面改變車輛軟件更新與數據管理的型態,亦將成為全自駕車發展的基礎,由于全自駕車的問世與采用將大幅改變未來消費者的移動模式,車廠紛紛開始投入諸如人工智能(AI)等技術應用開發,以及新型態的運輸模式與提升用戶體驗,車輛設計亦面臨大幅轉型。
特斯拉引領OTA前進,傳統車企加快步伐
在OTA方面,特斯拉是真正玩轉OTA的首家車企。從2013年至今,特斯拉已經使用OTA進行了應用程序、地圖、燈光、語音、空氣懸架升高等在內的多處更新,并且實現了Autopilote在內的駕駛輔助功能的升級。
在過去的1年里,這種前所未有的創新開始逐漸成為一種風潮。傳統車企也開始陸續公布要用上這項更加便利的更新技術,OTA將迎來密集應用的小高峰。
2016年,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比亞迪與艾拉比達成戰略合作,艾拉比為比亞迪電動車FOTA升級提供服務,提升用戶的用車體驗。
2016年11月,豐田汽車宣布,將采用OTA技術更新電子控制單元(ECU),由此可盡早修正ECU的漏洞,并且討論了車輛上市后通過OTA追加新功能。
2017年1月,大眾公司將使用OTA技術提供一些功能,車主通過訂閱或試用等方式可以獲得軟件方面的升級,例如導航等。
2017年5月,福特宣布將采用OTA技術實現軟件升級,為搭載Sync 3的2016款車新增Android Auto及Apple CarPlay系統。這是福特首次將OTA應用于車載軟件升級。
2017年7月,沃爾沃與HERE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選擇部分沃爾沃車主使用OTA服務升級車載地圖。
2017年7月,通用宣布在2020年以前推出能進行空中升級(OTA)的信息娛樂系統。
目前車企主要把OTA技術用于地圖、應用程序、信息娛樂系統等方面的更新。咨詢機構IHS的預測也顯示了相同的趨勢,他們認為汽車制造商從OTA軟件更新中節省的成本將從2015年的27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350億美元。大部分的開支節省來自OTA對信息娛樂系統和遠程信息處理系統的更新??刂瓢l動機,制動器和轉向器的ECU在OTA方面仍然還有上面提到的諸多難題要攻克。
OTA服務提供商迎來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國內,OTA服務提供商會迎來比較大的機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政策推動。《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新生產的全部新能源汽車安裝車載終端,通過企業監測平臺對整車及動力電池等關鍵系統運行安全狀態進行監測和管理。
按照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車輛相關安全狀態信息要上傳至地方監測平臺。在信息上行監管的同時,電池(主要指BMS)、電機、T-box都會產生OTA需求,車端增加自檢、遠程查詢、遠程參數設置和遠程升級功能也會成為一種新趨勢。
另一方面在于核心技術的掌握。和傳統技術不同,整車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有機會掌握一些核心技術。在新能源領域實現OTA,對整車廠來說也更為可控。
智能汽車技術的發展給OTA服務供應商帶來了新機會。使用OTA技術升級更新的車輛將會規模級增長。供應商在滿足主機廠需求的情況下,要盡最大可能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滿足監管、更新和修復車輛的需要。OTA只是車聯網的一個切面,在這項火熱技術牽動的,是整個車聯網平臺建設乃至商業模式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