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與汽車行業逐漸開始深度碰撞,車聯網行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中國制造2025也明確提出了車聯網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時代,車聯網有了更加顛覆性的改變。如今人工智能成了科技界的“當紅炸子雞”,各個領域行業都想入局來分一杯羹,想從中獲的更大的發展機遇。汽車產業也不例外,2017年,BAT加緊了對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布局,相關廠商紛紛導入人工智能,以提升駕駛人的駕駛體驗。
在過去的二十年,移動計算和半導體(即現在普遍存在的計算機芯片)開始快速發展,并且以人們無法想象的方式改變著車輛。今天,汽車行業正處于第二次革命的尖峰。經歷了機械的1.0時代和電子的2.0時代,汽車如今正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的移動智能終端,大步邁向網聯化、智能化的3.0時代。作為全球汽車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擁有超過2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新車年銷售量接近3000萬輛,這一趨勢,無疑牽動著物聯網體系中最具產業潛力和應用空間的融合領域——車聯網。
政策市場雙重驅動 車聯網正快速駛來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我國車聯網發展的關鍵一年,在跨部門協調、產業標準、示范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在1月底舉行的第七屆中國車聯網大會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介紹說,工信部積極推動車聯網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在體制上建立起跨部門車聯網協調溝通機制,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了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由工信部牽頭,聯合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發改委等20個部門,通過跨部門的聯合協調機制來推動解決法律法規、標準、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問題。
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正在進入第二階段爆發期,人工智能不僅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風口,更成為國家戰略。人工智能的火爆也吸引著汽車產業的入局,人工智能導入車聯網成為一種研發趨勢,在行業內“蔓延”。根據產業人士透露,韓國現代起亞(Hyundai-Kia)集團的Kakao人工智能平臺,將從高階車款擴及平價車款,例如Hyundai Sonata、Hyundai Avante和Kia Sportage。2018年3月,韓國查找業者Naver也將進軍車聯網市場,推出智能駕駛平臺Away。
對于車聯網的下一步發展,在2018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加強無線電頻率規劃和電波秩序維護,協調保障車聯網的用頻需求,并推進車聯網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發改委最新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包括車聯網在內的智能汽車產業近期、中期、長期目標作出了具體的規劃。此外,交通運輸部、科技部等相關部委也在多個場合表示將加強協同合作,構建符合中國國情和特點的標準制度和政策環境,鼓勵和推動車聯網產業的發展。
互聯網巨頭攪動市場 產業邊緣逐漸模糊
百度推出“Apollo”計劃,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軟件平臺,此外與北汽在自動駕駛、車聯網、云服務等領域達成集團層面進行合作;騰訊推出騰訊車聯“AIinCar”系統,針對交互智能和服務場景智能為車企提供解決方案。阿里巴巴發布全新的AliOS品牌,并和斑馬網絡、神龍汽車、福特汽車等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
隨著人與人的通信日趨飽和,人與物的通信成為運營商新的藍海,車聯網無疑是其中關鍵的一環,因此通信運營商們也是動作頻頻。中國移動發布全新的車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推出“和車連”及“和路通”兩大品牌,并與上汽、華為、長安汽車等簽署車聯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能出行服務和下一代蜂窩車聯網產業的發展。中國電信、百度、大唐共同發布了“基于車聯網的無人駕駛行動計劃”,還在2017中國車聯網大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4G智能ETC終端。中國聯通攜手星云互聯、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福特中國、一汽等產業合作伙伴,展示蜂窩車聯網(C-V2X)應用解決方案,旗下的聯通智網科技與華為簽約,將在5G/LTE-V2X、車聯網平臺等多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人工智能為車聯網插上翱翔的翅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例如自然語言理解,一方面要做聯網,因為自然語言理解需要在線的語言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更多是會簡化未來人機交互,這會對我們產業有很大的影響。對于汽車的未來,隨著互聯網、人機交互、人工智能這些科技的應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集智能、舒適、安全于一身的“多功能性”產物。
從4G到5G,從小屏到大屏,從語音識別到人工智能,從新能源到無人駕駛,幾乎每種新技術都在給中國車聯網注射強心劑。事實上,與其說是新技術促進了車聯網的發展,不如說是所謂的車聯網在“貼靠”新技術名詞,為各家的產品博眼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