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廠商金立資金危機有了最新進展。3月10日,有媒體報道稱,金立一些部門員工已收到內部架構調整的通知,公司近期將重組。與此同時,金立位于東莞的金立工業園將散伙,已經開始遣散員工。
一位接近金立的核心人士告訴《財經》,重組的新公司將會經歷數輪融資,此次獲得的第一輪融資很有可能超億級。資金會投入到新公司的組建。
而對于近日有媒體對“海信或將接盤金立”的傳聞,金立副總裁俞雷表示,“所謂的海信洽談、合作、投資、入股全部都是謠言”。
不過,據業內人士向芯智訊爆料稱,“海信收購了金立的部分線下銷售渠道”。另一位業內人士也爆料稱,“目前好像只是銷售團隊被收購,新成立個公司”。而值得注意的是,金立的海外銷售團隊由于做的比較出色,去年年初就已經獨立出去了。
金立危機的導火索發生在去年底。金立的部件供應商紛紛向銀行申請,凍結了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所持有的股份,從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工廠停產,員工工資被拖欠,金立處于停擺狀態。
2018年1月30日,金立董事長和創始人劉立榮專門就此事進行回應,“我不會跑路,債務會一步步償還,金立對解決這次危機是有信心的,希望能有一個寬松的環境來解決問題。”
劉立榮透露,金立資金鏈問題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營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并在拖欠貨款后被供貨商申請資產保全。同時,坊間也傳聞劉立榮本人在澳門賭博輸掉幾個億,但劉立榮回應“那些都只是市場傳聞。”
金立也在出售各類資產,想方設法籌錢還債。按照劉立榮的計劃,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伙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在就有未來;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劉立榮未透露引入戰略投資的進展,但他認為必要時可以放棄金立控制權。
從最新的情況來看,金立融資獲得了部分進展,但至于劉立榮最終是否會失去對金立的控制權,尚不明晰。而金立方面的回應也態度曖昧:這不好亂分析。并表示“劉立榮是金立的靈魂人物,不可能出局的。”
金立今日的困境令人唏噓。而在不到半年前,金立手機還專門承包了深圳衛視的黃金時段,通過直播的方式發布了8款新產品。只是令人頗為意外的是,金立如此快地就陷入了資金鏈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