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大訊飛的“智醫助理”機器人正式開始在合肥廬陽區“實習”,輔助基層全科醫生每天完成診療工作。
據了解,“智醫助理”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由科大訊飛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可以根據醫生和患者的對話迅速生成了電子病歷并給出了病情診斷,醫生在看到“智醫助理”的診斷后進行確認,此后便可通過“智醫助理”查看病人病史,還可查詢相似病例、臨床指南和該對癥使用的藥品。
科大訊飛官方表示,通過智能語音相關技術,“智醫助理”可在醫患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生成電子病歷,并根據醫患溝通信息自動提取病情。
通過認知智能相關技術,“智醫助理”全面學習了相關醫學專業教材、臨床指南和經典病例等海量資料,掌握了大量的醫學知識,為醫生提供鑒別診斷,從而輔助醫生提升診療質量、提高診療效率。
此外,對于慢性病及其他重點人群,“智醫助理”會根據家庭醫生制定的隨訪方案自動對患者和社區居民進行隨訪,輔助醫生對居民進行病情跟蹤和健康管理,并完善居民健康檔案等醫療大數據。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上一次“智醫助理”機器人亮相是因其以超過合格線96分的成績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科大訊飛機器人正式出診,“智醫助理”這么厲害?
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通過筆試,驗證了科大訊飛在兩個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
一、知識學習能力:利用“多語義深度學習”算法,從人民衛生出版社五年制醫學本科的全部教材、臨床指南、經典病例等資料中獲得醫學概念的知識表示和關系表示,讓機器擁有了龐大的醫學知識庫;
二、知識運用能力:運用包括“關鍵點語義推理”, “上下文語義推理”, “證據鏈語義推理”在內的多尺度融合推理算法,讓機器具備了段落、篇章的多層次推理能力。
科大訊飛醫療常務副總經理鹿曉亮曾向億邦動力網描述,科大訊飛所設想的人工智能診療的新模式是這樣的:在醫患溝通的過程中,通過智能語音技術把醫患溝通從語音轉成文字,從里邊提取信息結合機器學習以及醫學影像處理的能力,結合深度學習的決策能力,給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建議和思考。
這樣模式在訊飛“智醫助理”應用上得到體現。
科大訊飛在醫療領域的落地極快。
早在2016年6月,科大訊飛與安徽省立醫院成立“醫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依托科大訊飛的多項技術創新和安徽省立醫院的醫療資源,開展聯合科研攻關。
一年后,科大訊飛與安徽省立醫院聯手打造了安徽省立智慧醫院,現已與安徽省醫學影像云平臺、安徽省立醫院醫聯體遠程會診平臺完成對接,正式接入省內41家縣級醫院。
智慧醫院落地的產品涉及:智能導診導醫機器人“曉醫”、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門診語音電子病歷、口腔/超聲語音助理、云醫聲移動醫護工作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