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和公用事業之一,滿足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電力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電網“智能化”勢在必行。
“十三五”期間,國網繼續推廣智能電表的配套采集建設,2016--2017年,國網重點要實現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全覆蓋,兩年新增采集用戶7885萬戶(包括采集終端780萬臺),估計兩年投資95億元。
由于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促進因素,智能電表市場發展勢頭迅猛,未來新增用戶都將使用智能電表,“十三五”期間將基本實現智能電表全覆蓋。在新裝智能電表配套采集建設方面,國網年平均新增用戶按總用戶數的4%計算,“十三五”新增用戶6320萬戶(包括采集終端630萬臺),估計投資76億元。
當前,我國智能電表滲透率已經較高,至2020年將新增加7000萬戶居民,預計未來幾年內智能電表市場將以5%的增速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電表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指出,根據當前智能電表滲透率,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增智能電表需求4.6億臺,總體市場空間超千億元。同時,更新換代的熱潮將帶領智能電表迎來需求拐點,并重新超過14、15年的招標數量,在未來保持近15%的增速。
我國智能電表需求預測
目前,我國智能電表已經走出國門,帶動出口貿易。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智能電表已出口到全球132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出口量持續增長。2015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智能電網項目,項目工程投資超22億美元,計劃于2020年正式投入運行;國網公司還承建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巴基斯坦等國家電力工程和尼日利亞智能電表本土化生產等項目。
智能電表行業需要在貼近智能電網用戶側需求的基礎上,需要對智慧城市中的各種細相對成熟的標準化成果的引用,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且由于我國智能電表市場已經趨向于飽和,電表企業更應將視野投向產業鏈其他領域,向外擴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