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折射出國內通信行業一直存在的“缺芯少魂”現象。現在閉門造“芯”可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不如引進先進技術和研發團隊共同開發高端芯片,以色列或將成為中國芯片技術及人才的重要來源。
美國幾乎是將中興逼到了懸崖的邊緣,中興通訊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公司之一,但對美國芯片技術的依賴性強,要想實現國產化替代,需要的時間還很長。
如何擺脫“缺芯少魂”現狀
中國的芯片市場需求占全球50%以上,部分芯片占70%~80%,而90%依賴于進口,國產芯片只能自供8%左右。僅在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總金額接近1.5萬億元人民幣,比排在第二的原油進口金額高出近一倍。
我們在芯片設計、制造等方面確實存在短板,尤其是制造環節相對較弱,部分核心技術、關鍵設備沒有完全掌握。就拿目前很火的人工智能來說,其芯片技術之一就是AI芯片,高端芯片仍依賴進口,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將受制于人。
如何突破行業桎梏,轉化芯片大國成為芯片強國?一直是國人頭痛的問題。為此也做出了不少嘗試,但是成效甚微,比如曾轟動一時的“漢芯”后被證實為重大科研造假,另一個國產芯片“龍芯”也在技術及市場方面進展緩慢,高端芯片的研發不僅需要技術和人才,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短期內自主創新面臨的挑戰困難重重。
與其“閉關鎖國”自主研發,不如引進先進技術及研發團隊共同開發高端芯片。以色列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國家,最重要的它也是全球僅有的對中國沒有重大限制的芯片強國,我們不妨師“以”長技,以色列或將成為中國芯片技術及人才的重要來源。
以色列半導體行業概況
以色列的半導體行業一直處于世界前列,國內許多技術都是首創,比如 第一臺手機,第一個人電腦處理器,第一個英特爾奔騰處理器,摩托羅拉的基帶芯片、德州儀器的藍牙芯片、Sandisk的閃存技術、微型衛星的通信芯片,都是在以色列研發的。
幾乎所有全球領先的芯片企業,在以色列都建立了研發中心。蘋果、博通、高通、三星、華為、德州儀器、LG、日立、Marvell、KLA-Tencor等大型企業,都在以色列開展研發活動。
以色列目前擁有超過150個芯片設計研發公司,芯片研發工程師超過30000人,每年創造的出口額占以色列總出口額超過22%,因此長期以來以色列的出口統計額將芯片出口單列在外統計。
半導體行業競爭非常殘酷,而以色列人能快速研發出新產品,這是為何許多以色列芯片設計公司容易被國際半導體巨頭收購的重要原因。
各大國際芯片巨頭紛紛逐鹿以色列
1964年,摩托羅拉在以色列設立首個半導體研發中心,標志著以色列半導體行業的起步。
蘋果手機最新一代的處理器正在其位于號稱以色列硅谷的荷茲利亞市的研發中心開發;亞馬遜2015年收購了一家以色列芯片設計公司,目前已深入芯片研發領域,正在研發AI芯片;英國半導體公司ARM在2015年以9000萬美元收購了以色列芯片安全公司Sansa,主要應用在物聯網領域。
三星公司早在2007年就在以色列并購了一個芯片設計企業,2017年通過其子公司哈曼在以色列設立了基于芯片技術的汽車網絡安全中心,同時在以色列建立了AI研發中心,并在以色列通信相關企業有多筆投資。
高通近幾年投資了多個以色列芯片公司,光是并購就超過3起。博通公司在以色列不但建有研發中心,且已進行了多項投資及并購。德州儀器曾在1999年連續收購了3家以色列芯片相關企業,后又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及其以色列研發分支機構,目前仍在以色列進行芯片及相關技術研發。
除了以上芯片設計公司,眾多以色列本土半導體企業以及周邊設備供應商包括Applied Materials、庫力索法等公司也不容小覷,其他更多規模較小但作為許多科技巨頭的芯片供應商的企業,更是不勝枚舉。
以色列芯片研發行業的優勢
一是快速的交付能力。產品設計及生產的及時交付對于半導體行業至關重要,以色列研發團隊擁有快速的研發能力,能在相對較短時間內為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客戶及時交付設計及產品。
二是尖端的研發實力。以色列工程師的開放視野及創新思維對克服芯片研發過程中的特殊挑戰很有幫助,特別是在應對低功耗、高頻率及小體積等方面的挑戰。
三是豐富的經驗。許多以色列工程師在多個領域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如無線通信、數據加密、高速傳輸及國土安全等領域,這些知識都源自于軍隊的服役經驗。由于小小的以色列聚集了全球各大頂尖科技公司的研發中心,經歷不同公司的以色列工程師對行業的世界領先技術有著更深的認識。
最重要的一點,以色列半導體行業的最大的優勢之一在于“企業家精神”。
以色列或是中國芯片行業的突破口
中國長期以來受《瓦森納協定》的制約,難以獲得真正的海外高精尖技術。而以色列不是《瓦森納協定》締約國,不受該協議約束。以色列目前是世界上僅有的少數對中國沒有主要限制的國家,而且以色列的芯片設計公司到處都是。
因為半導體行業不屬于軍工行業,加上以色列企業看中了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所以跟中國企業合作是戰略性的。不過,因為商業文化的差異加上語言的不同,以色列對中國市場是又愛又恨。對于一些真正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若做好長期打算,選擇正確的以色列合作伙伴,勢必產生極大的價值。
與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投資、并購、技術授權及商業合作四種模式,要想獲得真正的核心技術及研發實力,并購毫無疑問是唯一的途徑。
以色列企業相對規模較小,并購額也不大,收購后可以作為在以色列的長期研發中心。一旦我國擁有了強大的以色列研發團隊,國內技術實力將獲得極大的提升,從而逐步擺脫對歐美日韓半導體行業的依賴。